关闭

身后名不如眼前酒,魏晋名士多风流

2017-06-30 雨露文章网

车水马龙,灯光留影。天空中淅淅沥沥的飘着小雨,停留在绿灯的跟前,抬起脚,踩着沉重的步调,横穿过沥青上的斑马线后,抬头仰望,那高楼大厦的隙缝间露出的晚霞,这是难得一见的奇观。雨已经停了,云朵在翻腾中消逝。短暂的艳丽美景,只留存在记忆当中。亦如那令我赞叹的魏晋风度,在历史的长河中,短暂而又绚烂夺目。

鲁迅曾言的魏晋之风度,建立在那动荡的时期,纷争的年代。有人会说药、酒、姿态和华丽的文才是魏晋的风度,可我尤赞叹那随心而动下,散漫心境之下的仙人之姿。迫于无奈的政治变动,士人的思想在那时,产生了巨变。呆板的人,向来不得喜,那古老的思想,在枷锁的腐烂中消散。可能是看多了生与死的无奈,感悟出人活着的真谛。

既然无法逃避这个动乱的时代,那为何不放下礼教的约束,纵情与山水之间呢?士人在战乱中慰藉心灵,不尊重礼法的人,看似放浪的行迹,出格的举止,从不掩饰内心,对风流韵事的渴求,为那一瞥而艳丽的妇人,坦荡的赞叹,望美人兮翘首以盼。其实不然,心中无礼教无规矩的人,就算表面再怎么尊重礼法,然内心其实空荡虚假。

我特喜爱魏晋的风度,也可称之为风流。士人特立独行的穿着,就算是在现下,我相信都是会被人说赞叹的。衣衫轻披在身侧,带子缓缓的垂着,不穿鞋子,而踩着木屐而来。这是一幅怎样放浪的画面,心灵已然超脱,那还何必在意那外形是否得体。

张扬的个性,在魏晋时期随处可见,并不稀奇。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可是有时候规矩并不是最好的。只有内心保持着自己的底线,何不像魏晋的士人般,穿着宽大的衣袍,甩袖而走,肆意纵情于世间呢。表面醉生梦死,其实内心如明镜般敞亮。

人们都颇好美丽的事物,魏晋时期的旷达和坦荡,也可能建立在那淡雅的形体之上。年轻人的喜好不外乎从外表看内在,就算延续至今,人也是会受到视觉上的冲击。只不过那时候的士人都过于坦荡,他们认为既然喜悦,就应该去追寻。

真名士自风流何不是对虚伪小人的暗讥。就因此风流风气,竹林居士何其多,前有何晏与王衍,他们畅快在山水之间。历史或许会认为魏晋的风度过于无规无矩,而哧鼻远之。可我却觉得他们的时代是何其可悲,外放的风流掩饰住内心对那个时代的失望和无奈。可我也是羡慕他们的,用一生的时间陶冶的情操,气质谪仙,游走在法礼之上。

高权门第是历史的必然,魏晋时的观念就更加的森严了,但这不影响士人们的行事作风,他们豁达放浪,有悖常理,可他们又那般的真性情,追求于当下高雅的生活情趣,珍重当下的每一个日起日落。颇具一格的士大夫空灵而隽逸,让人感叹生命的绚烂夺目。

俗世俗世,已身陷其中,还逃避什么?然世人都喜欢自己糊上自己的眼睛,躲避现实,就是因为没有那勇气去直面真相。所以活的是那般虚伪而疲惫。当感悟了什么的时候,希望你也能拥有魏晋时期士人那放浪下的决意。去寻找自己的活法,不枉在俗世中走上这么一遭。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原来这就叫“圈子定律”

眼睛纯净,才能看见美丽的风景; 心灵干净,才能拥有纯粹的感情。 “圈子定律”来源于社会学里很著

人生的两个机会(深度好文)

美国加州有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2003年的冬季大征兵中他依法被征,即将到最艰苦也是最危险的海军

无法重来的一生 (写得真好)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这中间的过程就随心

一个人真正的资本(深度好文)

一个人真正的资本,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钱,而是人品。 人品是生活的通行证,在冷峻又善变的时代,人

人到中年,不要自作多情(深度好文)

不知不觉,已经年过四十,到了中年。还没来得及一场高空遨游,毛羽就已经被风雨和荆棘打落得七零八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