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打开了尘封的往事回忆

2012-03-20 雨露文章网

    前段日子我想和中学时的某位同学联系,可能是毕业离校的时间相隔太久了,问了很多同学都不知其联系方式,不得已只能指望春节时是否能够相见。

    同学之间相隔时间太久容易感情生疏抑或产生沟通上的隔阂,怎么办?苦恼许久,思考很久,突发奇想之中,还是借助现代通讯技术自创一个高中的QQ同学群,一来可以让生疏了三十多年的同学感情能够得到延续和发展,二来也可以让我们这些一直辛勤地奔波在人生道路上的中年人能够有一个喘气和息脚的地方,三来还可以让我们能及时了解到同学之间的近况,在某位同学遇到困难时可以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现在,“曾经风华正茂—盐中77”的QQ群顺利地建起来了,加入的同学已经超过了一半,还在陆续增加之中。加入群中的同学就象一群久违了的老朋友嘘寒问暖,相互告知近况,一时之间,热闹非凡。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那时的我们虽然生活简单但却无忧无虑。随着同学之间感情的逐渐深厚,有的同学还慢慢产生了不成熟的、朦胧的爱情,有几位从“地下游击队”式的谈恋爱最后竟然成功的变成了夫妻,让人羡慕不已。

    随着尘封的记忆打开,中学时期的各种往事一幕幕的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尘封的记忆也由此被勾引起来了。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一群不谙时事的青年就读于一所师资力量相对比较雄厚的浙北的某一个县级中学,我们的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是在同一所学校完成的,但由于那时中国处于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初期,上山下乡还没有结束,高考也是刚恢复,突然间的分别,让我们这些经过了六年感情培养的同学顿时产生了很多伤感,大多同学都留下了慷慨激昂的临别赠言。

    那时的社会刚刚经历了十年浩劫,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从禁锢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百废待兴,因此,毕业后我们很迷惘,不知自己的命运将从那里开启,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

    同学们离开学校后,可以留城的同学通过各种关系先后进入单位和企业工作了,能够参军入伍的则穿上新军装回避上山下乡也走了,幸运的几位考上了刚刚恢复招生的大学也兴高采烈地走了,只有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不得不响应号召去上山下乡去修理地球了。

    我们的人生由此拉开了序幕!不同的同学在社会不同的岗位大有作为了……

    转眼间三十年已经过去,我们的同学中出了一位知名作家,出了一位大学教授,出了几位大小老板,出了几位担任了进入领导干部职务序列的国家公务员,但出得最多的是象我一样碌碌无为的平头百姓。

    在三十年同学会上,同学相见自然是兴高采烈,然而,虽说都是一群将做祖父、祖母辈的人了,相谈还是犹如当年,虽感到了时光如梭和青春易逝,也感到了岁月蹉跎和催人感慨。但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话题。

    有的说:我们这辈人生不逢时,刚出生时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没有饭吃;开始上学时遇到了文化大革命而无法正常学习;中学毕业时遇到了上山下乡而无资格就业;好不容易回城工作了又要考试录用;拚命找到了工作又要无休止地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为补文凭、获取技术职称而劳力操心;等到适婚年龄时又遇到国家号召晚婚晚育和独生子女政策;在我们人到中年时候又经历了企业重组和下岗的考验;现在,我们人也快老了,雄心也没有了,惟一希望的是子女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

    现在,我天天晚上进入中学同学QQ群中,加入同学之间的聊天,随着感情的与日俱增,中学时期的点滴往事一直让人难以忘怀,我们延续了那段让人无法忘怀的同学情谊,让时光倒转,让那少年不知愁的岁月重新回到我们的心间。

    人生原本就是单行道,只有前行而没有后退,也不可能有让人重新选择的机会,因此,不管我们这一生过得是否精彩,是否不如意,是否平凡,这都是自己的故事,而自己的故事只有自己可以续写。

    但愿同学之间的友谊可以长存!

本文由《雨露文章网》www.vipyl.com 负责整理首发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有一种情,永不褪色

有一种情, 不再浓烈,却一直存在。 有一种情, 像玻璃透明,像月光恬静; 有一种情, 像大海宽容,

致我亲爱的老同学,愿你们一切顺意冬季安好

时光茬苒 离开校园已数十载 忆同学少年 感慨良多 东西南北 海角天涯 亲爱的老同学 你还好吗

当年被你嘲笑的同学,最后都成了你羡慕的对象

前两天和几个同事聊天,回忆起当年的一些同学、校友。很多当初看上去不起眼的同学,或者经常被一些人嘲讽

找一个理由,和老同学见一面

找一个理由, 和同学见一面, 不为别的, 只想一起怀念过去的岁月, 一口老酒、一首老歌,热泪盈眶。

世界名校的经典校训,每一句都蕴含很多道理

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它是一所学校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的精辟概括,是大学精神、治校风格的历史凝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