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2、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
3、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
4、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
5、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
6、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孔子
7、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孔子
8、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孔子
9、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孔子
10、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1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孔子
12、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孔子
13、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孔子
14、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孔子
15、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孔子(www.vipyl.com )
16、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
17、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
18、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
19、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孔子
20、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
1.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2.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
1.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路遥《平凡
1.怜悯,不过是内心自私无情的人,听到灾祸之后所产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痛苦,混杂着对受害者的盲目鄙视
1.众生纷繁,有人过得迷糊,有人活得清醒,但也只是一种存活于世间的姿态。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
1.一个人也可以幸福,两个人的幸福甜蜜些就是了;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两个人好好过就是双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