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如果努力让你很痛苦的话,那就别努力了吧!

2017-06-22 雨露文章网

说真的,如果努力让你很痛苦的话,那就别努力了。我不是劝你做一个退缩者,我只是劝你做一个明白人。明白如何选择,明白如何生活。

大冰的《乖,摸摸头》里有个故事,让我记忆深刻。一个从小努力上学的好儿子、好哥哥,考研三次失败,在一次同学聚会之后,性情大变患上重度抑郁症的故事。一向温暖阳光的灵魂在一夕之间,变得颓废衰亡,这种极端的带有悲剧色彩得变化,一点都不浪漫,相反,这是这个人心压抑到极致之后一种极度的爆裂。因为压抑太久,承担太多,一次爆裂就足以毁灭一个人的一生。

大冰书里的惋叹很到位,“从小,他就被教育要努力、要上进,被告知只有出人头地有名有利才叫有前途,被告知机会均等、天道酬勤····却没人告诉他,压根儿就不存在平等的起跑线。也没人告诉他,不论行伍还是读书,这个世界对于普通人家的子弟而言,晋升的途径有多狭窄,机遇有多稀缺····他们不在乎你是否会心理崩塌,只教育你两点,一你还不够努力,二你干嘛不认命····他被逼疯了,却被说成是因为心理素质不好··”

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子弟,看这段话,我很有感触。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是我作为一个岌岌无名之辈自我安慰的托词。人生一世,很多事情其实早就注定好了,譬如家境、譬如智商。你不要觉得我这是宿命论,我承认后天与先天同时对一个人的发展起作用,可是后天是作用在先天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先天决定了你发展的可能性。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可能性从一出生就被限制了。

其实我也相信努力的意义,天道酬勤。面对社会的不公、命运的不公,我知道要靠自己去改变。即使明知那种可能性很小,也还是一点一滴地付出着。

可是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没你努力,没你懂事,却活得比你好。这个时候,你一定会说,哪有什么轻而易举,只不过是看起来不那么费力。可是我想说,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例子多了去了,我心里的确不平衡,但因为知道还有人在跟我一样努力着,所以从未想过放弃。毕竟大多数牛逼,还是用苦逼换来的。

我不知道努力到何种程度才算极致,但你一定体会过那种努力到痛苦的感觉。是煎熬,是困苦,也是一种期望。可是多少人都在死撑,毕竟很多时候,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我们能逼着自己变强大。有所牺牲,才能有所获得。

很多时候,我会泄气、自我怀疑,很想放弃。我怀疑自己走了一条错误的路,我想放弃那些让我痛苦的目标。可是或许痛苦没到极致,或者我比想象中要坚强一点,所以我撑到了现在。

心理学上的人格分型把人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A型,此类人争强好胜,事业成功率较高,但脾气急躁,且容易患心血管疾病;B型人格知足随和,适应力强,随遇而安,成就一般不大。这类人是典型的长寿型人格;C型人格被称为癌症型人格,容易焦虑,爱生闷气,缺乏目标,孤独无助,活得很累。由于A型和B型特点相反,所以哪一类表现多,就属于哪一类。其实就前两种类型来看,也算是各有所得。

可是看完这个结论之后,我其实更想活成第二种,原因不是长寿,而是因为这类人的生活似乎更加开心。可是我属于典型的A型人格,而人格这东西,一旦形成,难以改变。做这类人很累,可是突然发现,我似乎变不成B型人格了。被社会、学校乃至家庭固化思维的我,已经拥有了一套固定的思维模式以及成功定论。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活得很痛苦。只是幸运还没到极致,所以还未爆发。

年轻的时候,我也常常思考,自己到底为什么活着?是为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是为了契合那套标准的人生模式?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一生很短,这个道理我明白地不算太迟。痛苦还在周身缠绕,所谓期冀还在迷途中漂浮,摇摇晃晃的信念随时可能破碎,不够坚韧的内心还在煎熬。

可终是要实现一种奔赴,在剥离痛苦的路途中不断奔往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真心难有,知己难遇

认识人很多,真心没几个 朋友有无数,知己太难有 人识人,心见心 陌生到熟悉,是缘份 看穿

人生已过半,中年心最安

时光匆匆,时间无情, 转眼之间又一年, 人生已过半,年龄不细算, 且活且珍惜,且过且安逸。

趁我们还未老

趁我们还未老, 不要忧愁和烦恼, 是非恩怨别计较。 当下艰难,别想太多, 余生不长,快乐

宁愿身累,不愿心累(精辟)

生活有压力,不得不背负, 心里有伤痛,不得不隐忍, 脚下有坎坷,不得不坚持, 眼中有泪水

心不善,人不正,吃斋念佛没有用

做人,头顶天脚踩地, 全凭一身正气。 为人,行得正站得稳, 背后不怕议论。 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