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读书养才气,勤奋养运气,宽厚养大气,淡泊养志气

2017-09-22 雨露文章网

人生在世,要活出滋味、活出样子。读书养才气,勤奋养运气,宽厚养大气,淡泊养志气。

读书养才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常读书,气质自然变了,慢慢就像怀孕一样怀才了。许多时候,你以为读过的很多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并且随时都可以用在能用到的地方。

它们虽然不能立马帮你解决问题,但能够增长你的见识,让你的谈吐更有节;它们无法让你变得更漂亮,但能够给你增加一抹书卷气,令你的气质更出众。

读书多了,你和爱人在生活中不止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可以谈论,还有琴棋书画诗酒花可以言说。

王阳明、曾国藩,这两位学问和事功都卓有成就的大贤,其很多智慧都来自书中。王阳明爱读书,他三十七岁被贬到贵阳龙场。这个地方的人很野蛮,没有接受什么教化。他想,应该教这些野人读读书。随身行李都丢了,哪有书呢!于是自己默写,把他读过书一字一字地写出来,他想教野人们读《易经》,他就把整部《易经》写出来。当然,王阳明读书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强调借读书发明我们自己的本心,读书的目的就是培养自家心体,致良知。

曾国藩则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甚至改变一个人的骨相。曾国藩说读书与看书之不同:“看者攻城拓地,读者守土防隘,二者截然两事,不可阙,亦不可混。”实际是说看书是在扩大知识面,是泛读的范畴;读书是巩固、消化吸收已有的知识,是精读的范畴!

勤奋养运气

通常人们认为,运气就是靠碰的。其实不然。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整个《周易》都在强调“感应”。古语也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

勤奋就可以养运气。一个人勤奋,善于做好准备工作,每当时机来临,自己便会受益。反之,一些懒惰的人,什么准备工作都不做,只知道投机取消,机会和运气来临的时候,他们只能任其溜走,反而自怨自艾,怨自己运气不好。

《李嘉诚自传》中有一句话:如果你只是站着不动,自然不会伤到脚趾,你走得越快,伤到脚趾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同样,你能达到某个机会的可能性越大。最重要的是早上的事下午必须有决定或答复。假如下午发生的事非常复杂,则必须24小时内答复,我的手表总拨快10分钟以便准时出席下一个约会。

将手表调快10分钟是李嘉诚多年以来养成的一种习惯。在李嘉诚看来,这就是一种抓住机遇的表现。在商场中有所收获的人,一定都是勤劳的、善于把握先机的人。每天提前10分钟,就意味着每天多10分钟的机会。

在李嘉诚的眼里,什么是先机?当一个新事物出现,只有5%的人知道时,赶紧做,这就是机会,做早就是先机。当有50%的人知道时,你做个消费者就行了。当超过50%时,你看都不用去看了!这是使李嘉诚常胜不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透过这个“先机”要诀,我们不难发现,赶紧、做早等字眼无不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勤奋。

宽厚养大气

层次越高的人,越是懂得宽厚,也就越大气。层次低的人,境界狭小,不知宽厚为何物,整日数米计薪,患得患失。

曹操的曾祖父曹节素以宽厚待人闻名乡里。一次,邻居家的猪跑了,而此猪与曹节家里的猪长得一模一样。邻居就找到曹家,说那是他家的猪。曹节也不与他争,就把猪给了邻居。后来邻居家的猪找到了,邻居知道搞错了,连连道歉。曹节也只笑笑,并不责怪邻居。

《宋名臣言行录》中记载了宰相吕蒙正的故事。吕蒙正中进士后没几年就当上了参知政事,在当时相当于副宰相之职。有一天早晨上朝,听到有人隔帘指责他资历太浅不能居参政之职,吕蒙正装作没听见。随行的同僚要为他追查说此话的人,吕蒙正却说:“如果我知道这个人的姓名,我还会耿耿于怀,这有什么好处呢?再说,不追究此事,对我也没有什么损失。”正是因为有着这般的宽容大度,吕蒙正辅佐太宗巩固了宋初的统治,成为一代名相。

人与人之间贵在和谐,如果谴责别人的小过失,揭发别人的隐私,念念不忘别人的旧恶,将使我们的心受到挟制,心眼狭小,更造成自己与别人相处时的潜藏危机,为自己树立更多的敌人。相反,一个讲宽恕待人之人,心胸开阔、宽恕仁爱,他自身的修养不但臻于完美,与他人之间也是一团和气。没有敌人,灾害自然也不会降到他的身上。

明代学者杨继盛有一次在写给儿子的书信中说:

“宁可我让人,不要使人让我;宁可我容人,不要使人容我;宁可我吃亏,不要使人吃亏;宁可我受气,不可使人受气。别人有恩于我,我终生不忘;别人有怨于我,我及时丢掉。看到别人的好处,就称赞不已;听到别人的缺点,就守口如瓶。有人向你说某人对你要感恩报答,就说他有恩于我,我无恩于他,这样就使感恩的人感受更深。有人对你说某人恼恨毁谤你,就说他平时与我最要好,怎么会有恼恨毁谤我的道理,这样就使恼恨毁谤的人听后怨恨自然化解。”

人生在世,要活出滋味、活出样子,就不能没有肚量。而要做到有肚量,就不能不心宽。心不宽,天地小,路就越走越窄,甚至没有出路。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男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些男人则慈眉善目,忍辱礼让,有一副谦恭待人的好气度。修心必先修德,修身须先制怒。古人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宽怀大度,忍辱不辩,自然就能远离是非,无忧无虑,有一个大气而又逍遥自在的人生。

淡泊养志气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演义》第37回中,诸葛草庐中门联为:澹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人总是被各种各样的欲望纠缠。人的心,也容易成为欲望的俘虏。所谓,心是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还有个成语叫做心猿意马。猿和马,都是活动讯速,难于控制的动物,古人将他们对比我们的心,可谓寓意深远。

《老子·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人要真正立志做一件事,就要淡泊,恬淡,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不该在追求感官的享乐中消磨志气。

淡泊宁静不仅是我们明志、立志的不二法门,也是一种人生境界。老子说,清净为天下正。俗话说,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一个人只有在淡泊、清净的状态下,才能内心超脱尘事的豁达。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淡泊者须有云水气度松柏精神,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繁华所诱,从从容容,宠辱不惊,淡泊宁静是修身明志的最佳心灵境界。

也只有在淡泊宁静的境界里,我们才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悠然度日。这种人生境界就如同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描绘的那样: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妨守一颗淡泊的心,不必因计较得失而设计最美的行程。这样,即使将来归于尘土,也坦然自若。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人,越懂事,越委屈

人, 越坚强,越没人帮助, 越懂事,越没人在乎, 越大度,越没人看重。 不管你多么善解人

狼的野心,值得学习

狼, 虽然凶残,但是勇敢, 不会学狗,夹着尾巴逃走。 狼, 虽然冷酷,但是重情, 不伤同类

真心难有,知己难遇

认识人很多,真心没几个 朋友有无数,知己太难有 人识人,心见心 陌生到熟悉,是缘份 看穿

人生已过半,中年心最安

时光匆匆,时间无情, 转眼之间又一年, 人生已过半,年龄不细算, 且活且珍惜,且过且安逸。

趁我们还未老

趁我们还未老, 不要忧愁和烦恼, 是非恩怨别计较。 当下艰难,别想太多, 余生不长,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