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想不开的时候,去这4个地方走走

2017-09-29 雨露文章网

1

医院

Foria对自己第一次上医院的记忆特别强烈:

老公刚好出差,父母又不在身边,整个人晕得分不清东南西北,却只能强撑着一个人去刷住院卡,一个人去缴纳费用,一个人去领药。扶着墙慢慢慢慢走,走进电梯用头靠着的墙壁,感觉整个世界都快颠倒过来,身边被浓浓的消毒水包围。

总算来到病房,门外似乎有焦急的脚步和争吵,以及搬运医疗器械的叮咚,恍惚中有人握紧了自己的手,接着便是一下刺骨的疼痛,然后听到护士推动药台、带上房门。

就这样迷迷糊糊不知道躺了多少天,没人问候、没人陪伴、也没人前来看望,难受得连呼吸都成问题,最大的感受就是:健康是上天多么好的赐予啊。

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在《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中写道:

如果容许我多宣布一天公定假日,我一定这样规定:这一天不能用来娱乐或旅行,而是强迫人们去医院参观一下人类的“生老病死”。

在新西兰著名的林菲尔德初级中学就规定,每学期都药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实习,从而感受健康和生命的意义。

作家婉兮写道:

“喜欢偶尔去医院走走,那里治身体的病,也抚慰焦虑躁动的心。因为强烈对比之下的心灵震动,总会让我有所感悟,猛然醒悟活在当下有多重要。”

只有到了医院,你才会发现,能无痛无痒地坐在这里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下班后自由欢快地行走在蓝天白云之下;能在八小时之外约上三五好友沏一壶香茗聊聊身边事是多么幸福、多么难得。

去医院走走,你才会明白:和健康相比,人生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利益可以、金钱可以、荣耀可以,哪怕天塌下来都可以置之不理。

2

墓地

南开大学的卢帧教授曾花了5年的时间穷游49个国家,除了看风景,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一定要去拜访当地的名人墓地,对他来说:

“旅行其实不在于你走了多远,花了多少钱,拍了多少照片,而在于你改变了看问题的方式。而墓地,则是最好的地方。”

有位成功的企业家每天都会提着沉重的文件包回家,工作到深夜。每天却依然焦虑不安,身体也开始吃不消,便去看医生。

医生问:“你回家为什么还要看那么多的文件呀?”

“因为都是要处理的急件。”

“难道就没人帮你吗?你的助手、副总呢?”

“不行啊,这些都是要我亲自批示的呀!”

“这样吧,我给你开个处方……”

企业家接过医生写好的处方,上面潦草地写着两行字:“每天都墓地散步两小时,每周要走满一圈。”

企业家不解:“这是什么意思?”

医生说:“你去了就会明白的!”

企业家默然离去,按照医生的指示每天到公墓散步两小时,一年后,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企业家不再事无巨细、面面掌控,而公司的业绩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好。

企业家似乎也渐渐明白,原来在生死面前,其他的事情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

著名学者许子东说道:“人生如果有什么事情想不通,到墓地看看就通了。”因为“墓地,就是人生的缩影”。

其实墓地并非晦气缠绕的地方,在一个文化发达的国家,墓地就是文化的象征。在欧洲,不少墓地都是建在市中心,甚至是街心花园,而且建得很美丽,有绿树、鲜花、椅子。

在法国巴黎,墓地甚至比埃菲尔铁塔更具文化象征意义,其中最著名的属拉雪兹神甫公墓和蒙帕纳斯公墓,每天这里都有大量的游人前来散步,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作家木木说:

“人生最伟大的意义,就是在于即使我们知道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大结局,但我们依然还认真地活在这个世上,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期待。”

去墓地走走,你才最能真切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让你明白生活中的那些磕磕绊绊是多么的美好,让你懂得珍惜时间,珍惜身边所有的人。

或许你会突然醒悟,曾经自己说过的话是多么的可笑,自己做过的事又是多么的幼稚。

3

监狱

网友达达在学校的时候曾参观过一次监狱:

不准穿裙子、短裤、无袖服装,不能携带手机、手表等物品,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排队等候,然后快速参加。

一进门便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消毒水的味道,很难以忍受,犯人住的宿舍很狭小,一间屋子十二个人,被褥都是统一的。

给他们作报告的是一个贪污犯,被抓的那会儿孩子才5岁,他骗儿子说是自己出国了,现在孩子都满十岁了,却一直都不敢告诉孩子真相,甚至连想都不敢。

参观完,达达的最大感想是:心酸,心情说不出来的沉重,很多人都是一念之差便走了一条不归路。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的感慨尤为深切:

“毫无疑问,第一晚是最难熬的,赤裸裸地进囚笼,就像刚出身时那样,消毒药粉令皮肤像被火烧一样。他们把你丢进囚笼,关上铁门,那时你才感到这是真实的,瞬间过去的一切都离你而去,剩下的只有对过去的回忆。”

而结果是,“很多新来的人在第一晚都几乎发疯了”。

其中的一个胖子便在进来的第一晚彻底崩溃,哭着喊道“我不属于这里!”“我要回家!”“我要见我妈妈!”

最后被狱警活活打死,或许在这里才发现,没有比自由更美好的东西了。

英格索尔说:“自由之于人类,就像亮光之于眼睛,空气之于肺腑,爱情之于心灵。”

当一个人连最基本的自由都被剥夺时,生命也将为之失色。

去监狱看看,你会懂得自由的弥足珍贵,或许在重大的人生紧要处,你会更加懂得洁身自好、谨慎而行。

4

书店

如果想与高人对谈,最廉价的方式就是去书店,或者图书馆,好处多,乐趣也不少。

王石在自己办公桌上写了两句话,其中一句是:“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反弹力从哪里来?王石的答案是:读书!

2011年,59岁的王石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到哈佛去读书,不是去拿个名誉学位,而是熬到快奔溃地读。

每天清晨,他花2.5分钟的时间用微波炉热一杯牛奶,烤一块面包,切半个西柚,再花三分钟的时间吃早餐,剩下的时间都在干嘛呢?

听课、做笔记、听讲座、泡书店,每天奔波于公寓、学校、课堂和图书馆之间,比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还勤奋。

很多时候,人并不是被社会打败的,而是被自己的懒惰和不思进取所拖累。

这个时候你大可扪心问下自己,有多久没有上书店,有多久没有读书,如果答案是记不清的话,那么恭喜你,你活该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去书店走走,你会明白自己有多么的匮乏和无知,多么地需要补充营养。

5

行走的意义在于改变一层不变的思维,就像卢帧所说:

“旅行其实不在于你走了多远,花了多少钱,拍了多少照片,而在于你改变了看问题的方式。”

哪怕只是绕床一周,也能胜过徒步地球一圈。

或许你真的应该出去走走了,不一定是名胜风景,医院、书店、墓园、监狱,都是不错的选择,也许一不小心,就改变了你看待人生的方式。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人,越懂事,越委屈

人, 越坚强,越没人帮助, 越懂事,越没人在乎, 越大度,越没人看重。 不管你多么善解人

狼的野心,值得学习

狼, 虽然凶残,但是勇敢, 不会学狗,夹着尾巴逃走。 狼, 虽然冷酷,但是重情, 不伤同类

真心难有,知己难遇

认识人很多,真心没几个 朋友有无数,知己太难有 人识人,心见心 陌生到熟悉,是缘份 看穿

人生已过半,中年心最安

时光匆匆,时间无情, 转眼之间又一年, 人生已过半,年龄不细算, 且活且珍惜,且过且安逸。

趁我们还未老

趁我们还未老, 不要忧愁和烦恼, 是非恩怨别计较。 当下艰难,别想太多, 余生不长,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