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逆规矩而行,才出奇制胜

2017-10-03 雨露文章网

官场小说写手王跃文的《国画》,把游弋在官场里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特别是那些行走在官场边缘的小人物,在王跃文的笔下,更是如同被放置在了聚光灯下,嬉笑怒骂,无处遁形。不得不由衷地说一句,《国画》真可堪称为当代的《官场现形记》。

《国画》第十八回中写道了这样一个情节,向市长带着一干人等在出差途中不幸飞机失事,随行人员全部遇难身亡,在出事地处理完后事,遇难者的尸体就地火化,骨灰被运了回来。

让我深有感触的是这些遇难人员的骨灰的出场顺序。首先出场的是市长的骨灰,然后是秘书长的,接着是财政厅长的,再接着是工商银行行长的,最后是市长的秘书的。先是厅级干部,再是处级干部,厅级干部又以资历来排列先后。

原来,就算他们死后,骨灰也是有严格的等级之分的。这里所体现的,大概就是在我们的某个受教神经中枢中,被凿刻了几千年的规矩吧。

《国画》里还有很多对官场规矩的描写,诸如走在路上的前后顺序,开会入场的先后顺序,坐车时谁走车头谁走车尾的顺序,握手时的顺序,甚至握手的力度,摇晃的次数,望着领导时眼睛的角度等等等等,几乎没有一处不自成规矩的。

每次读到这些地方,我心里就忍不住想笑,可是到底要笑什么呢?笑这尊卑之别吗?还是要笑这等级之分?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这些可笑的规矩的沿袭者和忠实的执行者。我们不屑于这种规矩,却又深陷这种规矩的魔咒无法脱身。

这样的规矩,是被狭隘了的规矩,是有着几千年渊源的尊卑有序的思想对国人的一种禁锢。这个枷锁一戴就是几千年,它几乎成了你既成思维的一部分,要想从根上去除它,谈何容易!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则报道,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到一个小镇旅游。这个小镇上的人依然故我地晒太阳、散步、聊天,没有一个人因为总统的到来而欢呼雀跃,也更没有警车开道、万人空巷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们就好像不认识特朗普一样,甚至没有给这个新总统任何特殊照顾,他依然要自己排队坐车,排队就餐,所有所有的规矩,他都必须遵守。而归根结底,这里的规矩只有一条,那就是,众生面前,人人平等!

孟子说:无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但是,“体无常规,言无常宗,物无常用,景无常取。”规矩有成,方圆自取,凡事有破有立,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田忌赛马,逆规矩而行,才出奇制胜。

商鞅变法,说白了也就是想打破一些旧规,立下一些新矩。只是可惜,旧疾根深叶茂,绝非他一人之力所能撼动的,变法失败,他也惨遭车裂之刑。

哥白尼在教皇主权的年代里,大胆提出日心说,并以此打破了奴役教徒们千百年的地心说。虽然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这一观念的打破,也预示着教皇主权的时代的彻底灭亡。

孙中山破除裹脚陋习,把中国妇女从深掩的宅门里解放了出来,私以为这是他做得最赞的一件事。

诚取天地正气问人间暖凉,法引规矩方圆律世间万象。上至国家乃至整个社会,小到一个团体一个家庭,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规矩,定然会招致许多麻烦。但规矩不是禁锢,它约束的只是你在一些特定环境下的行为,而不是绑架你的思想,我们绝不可以把遵规守矩和墨守陈规等同起来。

泰戈尔说,那些仅仅循规蹈矩地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只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邓小平也说,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你又怎么会知道,那些看似张牙舞爪的霸气,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抓了它,捆了它,蒸了它,有些规矩,真的可以从头说起。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人,越懂事,越委屈

人, 越坚强,越没人帮助, 越懂事,越没人在乎, 越大度,越没人看重。 不管你多么善解人

狼的野心,值得学习

狼, 虽然凶残,但是勇敢, 不会学狗,夹着尾巴逃走。 狼, 虽然冷酷,但是重情, 不伤同类

真心难有,知己难遇

认识人很多,真心没几个 朋友有无数,知己太难有 人识人,心见心 陌生到熟悉,是缘份 看穿

人生已过半,中年心最安

时光匆匆,时间无情, 转眼之间又一年, 人生已过半,年龄不细算, 且活且珍惜,且过且安逸。

趁我们还未老

趁我们还未老, 不要忧愁和烦恼, 是非恩怨别计较。 当下艰难,别想太多, 余生不长,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