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最好的拥有,莫过于静水流深

2017-11-20 雨露文章网

任雨落风惊,自静水流深。

林清玄说:当我们回到生活的原点,还原到素朴之地的生活,无非是“轻罗小扇扑流萤”,无非是“薄薄酒,胜茶汤,粗粗衣,胜无裳”,或者是“短笛无腔信口吹”,或者是“小楼昨夜听春雨”。

一个行者向老和尚学习“道”,

于是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

老和尚:“砍柴、挑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砍柴、挑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挑水即挑水,做饭即做饭。”

行者豁然开悟。

我们寄希望于更厉害的道理来过好一生,殊不知真理往往简单,只是需要用一生去领悟。

历经千山万水,三毛说:“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大钢琴家霍洛维茨说:“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朴素原来最有力量。”

顾城说:“我需要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

“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的悲剧就在于——我们以为道理浅显,所以从未真正去践行。

最深刻的道理就如同静水流深,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但正是大智所在。

陶渊明辞弃归隐,住在一个宁静的村庄,因此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立人格。

周敦颐拒绝官场腐败,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好。

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佳话。

当一个人能透过纷呈的世相,探知到内在的本源时,那种真正大彻大悟的心境,便是静水流深。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美不在于金钱多寡,也不在地位高低,正如苏轼所说:“江山本无主,闲者是主人。”放下手机,放眼窗外,也许寂静的枯枝正在冒芽。停下脚步,审视周边,也许路旁的野花开得正艳。我们从未停止遇见,只是习惯让我们视而不见。

一位羊倌曾经说,他很快活,因为他可以与野花攀谈与林鸟对话,随白云飘荡草原起舞。

最动荡的美往往蕴于静水流深。这是自然馈赠的厚礼,唯有单纯明净的心才能发现。

有人说过: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内心缺少什么,那么只需要看他在炫耀什么。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自卑什么,那么只需要看他在掩饰什么。

陈道明从影20多年来,事业早已到达了顶峰。

《围城》里的方鸿渐让他一夜名满天下,后来他突然发现,在那个躁动的名利圈子,很多东西都是浮夸的,他就一直琢磨,怎样做一个正常的人。

此后他给自己划定了一个目标:我这一辈子,就是在做一个人。

很倔强的,做一个简朴生活的人。 他喜欢离群索居的生活。

一个人蜗在家里用毛笔抄写唐诗,坐在雕花的中式座椅上弹琴、阅读古书,窗外的天空蓝得仿佛要流淌出来。

蒙田说过真正的学者就像田野上的麦穗。麦穗空瘪时,它总是高傲地昂着头。麦穗饱满而成熟时,它总是低垂着脑袋。往往越是道行深厚的人越懂得沉静谦卑。

叶圣陶成名后去教书,经历栏只写了四个字“小学教师”。

季羡林一生自称教书匠,“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

杨绛低调至极,面对出版社的力邀时,她风趣回绝:“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真正的修养是静水流深。胸中有万千丘壑却从不张扬,低调处事谦和为人。

静水流深并非乏善可陈,而是简朴之中蕴含着更为丰富的质素正如最动荡的美是安静的,最深刻的道理是简单的,最动人的味道是朴素的。

抛却浮华,对世界的领悟才能流深。

真正的安宁来自沉静自足的专注,真正的艺术源于用心打磨的纯粹,真正的修养在于不显山露水的品格,远离浮躁,自我的造诣才能流深。

因此,一个人最好的拥有莫过于静水流深。

以静水流深之心与这个世界相处,与他人相处,与自己相处。

无言中气质尽显,清静中欢喜自生。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人,越懂事,越委屈

人, 越坚强,越没人帮助, 越懂事,越没人在乎, 越大度,越没人看重。 不管你多么善解人

狼的野心,值得学习

狼, 虽然凶残,但是勇敢, 不会学狗,夹着尾巴逃走。 狼, 虽然冷酷,但是重情, 不伤同类

真心难有,知己难遇

认识人很多,真心没几个 朋友有无数,知己太难有 人识人,心见心 陌生到熟悉,是缘份 看穿

人生已过半,中年心最安

时光匆匆,时间无情, 转眼之间又一年, 人生已过半,年龄不细算, 且活且珍惜,且过且安逸。

趁我们还未老

趁我们还未老, 不要忧愁和烦恼, 是非恩怨别计较。 当下艰难,别想太多, 余生不长,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