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些歇后语直接出自小说原话
周瑜的妙计——赔了夫人又折兵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更多的歇后语是根据小说中的具体人物、故事情节创作出来的。
①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②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③晁盖的军师——无(误)用
④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3.还有一部分歇后语是以小说为依托,根据表达的需要想象虚构出来的,与小说原着中的人物、情节无直接关系,但又不无关联。
①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②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③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
由四大名著衍生出的歇后语的特点
1.歇后语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的反映细致全面
关二爷的胡子——然(髯)也
关公的脸——红到头了
关公的眼睛——睁不开
这三条歇后语涉及了关公外貌的所有细节特征,可见人们的观察多么细致。
有些歇后语串联起来,可以全程反映某一故事情节。如:
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
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这些歇后语中所涉及的情节片断相连,构成了《水浒传》中林冲逼上梁山的全过程。
2.概括性强
歇后语能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作品中人物的基本特点,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例如,关于《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歇后语有两类比较突出:第一类是关于吃的,有20多条。如:
猪八戒吃鸡蛋——正对数(素) 猪八戒吃面条——粗中有细
猪八戒吃西瓜——独吞 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
猪八戒吃钥匙——开心(www.vipyl.com )
其中只有吃西瓜和吃人参果,作品中有记述,其它都是人们根据猪八戒爱吃的性格特点虚构出来的,这些歇后语突出反映了他贪吃的本性。
第二类与女色有关,反映了猪八戒好色的本性。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这些歇后语中提到的情节多出自小说,也有虚构的,都抓住了八戒好色的本性。以上两组歇后语集中概括了八戒的两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贪吃、好色。
山一重,水一重,山高路远未相逢,相思在梦中。 月无影,人有情,寻寻觅觅在路中,把酒祝东风。 山一
《山居秋暝》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
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太湖秋夕》 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