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人生之路:羞辱是一门选修课

2009-12-25 雨露文章网

上世纪80年代初,年逾古稀的曹禺已是蜚声海内外的戏剧大家。有一次美国同行阿瑟·米勒应约来京执导新剧本,作为老朋友的曹禺特地邀请他到家做客。午饭前的休息时分,曹禺突然从书架上拿来一本装帧讲究的册子,上面裱着画家黄永玉写给他的一封信,曹禺逐字逐句地把它念给阿瑟·米勒和在场的朋友们。这是一封措辞严厉且不讲情面的信,信中这样写道:“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的心不在戏剧里,你失去伟大的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绎分析也不够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

阿瑟·米勒后来撰文详细描述了自己当时的迷茫:“这信对曹禺的批评,用字不多但却相当激烈,还夹杂着明显羞辱的味道。然而曹禺念着信的时候神情激动。我真不明白曹禺恭恭敬敬地把这封信裱在专册里,现在又把它用感激的语气念给我听时,他是怎么想的。”阿瑟·米勒的茫然是理所当然的,毕竟把别人羞辱自己的信件裱在装帧讲究的册子里,且满怀感激念给他人听,这样的行为太过罕见,无法使人理解与接受。但阿瑟·米勒不知道的是:这正是曹禺的清醒和真诚。尽管他已经是功成名就的戏剧大家,可他并没有像旁人一样过分爱惜“自己的羽毛”——荣誉和名声。在这种“傻气”的举动中,透露的实质是曹禺已经把这种羞辱演绎成了对艺术缺陷的真切悔悟。此时的羞辱信对他而言已经是一笔鞭策自己的珍贵馈赠,所以他要当众感谢这一次羞辱。

漫漫人生路,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人生大课堂,所不同的是,有些课程你自身无法作出选择。出身的富贵与否、智力的高低之分、相貌的动人抑或丑陋,这先天的因素可以命名为“必修课”,因为它无法由我们自身定义与逆转。而其它后天须面对的成长环境或人生际遇,我们可以把它命名为“选修课”——这样的课程你可以在行动中彰显自我的意愿与态度,按自己的方式选择这一门“课程”的完成程度。顺义而行,羞辱无疑就是人生的一门选修课,心胸狭窄者把它演绎成包袱,而豁达乐观者则会把它看做是“激励”的别名,感谢羞辱,从羞辱中提炼出自身的短处与缺陷,用羞辱激励完善自我——曹禺就是最好的佐证。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我很累,但是绝不后退

我很累,但是无路可退, 腰里没存款,手里没股份, 想放弃,怕家人担心, 想

靠自己的人,命最好

靠山,山会倒, 靠人,人会跑。 这个世界,你靠谁? 人人都很忙, 谁会一门心思把你帮? 人人都很累

不苦不累,一生无味;不拼不博,此生白活

生命当中, 总有不可预计的意外, 活这一世, 总有难以预料的安排。 酸甜苦辣,我们总要

活着,请少埋怨,多努力

人生路,崎岖而斑驳 要有足够勇气,才能走过去 生活景,杂乱而纷繁 要有强大信心,才能看

苦,才是生活, 拼,才有出路

人生总有意外, 生活总有波澜。 活在这个世上, 我们总要体验百态, 酸甜苦辣品尝一遍, 喜怒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