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胸有成竹的故事简介

2017-05-25 雨露文章网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我们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对于它的故事和意思也都相当清楚,只是关于它的来历却知之甚少,那么,胸有成竹的来历是什么呢?跟着雨露文章网一起看看胸有成竹的故事吧!

胸有成竹的故事简介

【词目】 胸有成竹

【发音】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胸有成竹的意思】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出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胸有成竹的故事

【示例】 毛委员胸有成竹,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陈伯钧《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岗山》)

【近义词】 成竹在胸 心中有数

【反义词】 心中无数 茫无头绪

成语故事典故:胸有成竹的故事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与可,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

文与可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与可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后来,“胸有成竹”就成了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们在办什么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里有个准谱儿了。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两只蚂蚁(故事很短很深)

在职场这条路上,年轻人没有捷径,每个人都是修行者,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两只

我拼命努力,因为我别无选择

01. 努力不一定能带来成功,但是在不可选择的境遇前,除了拼命向前,我们还能做什么呢?努力,是我们

你的努力足够改变整个命运

01 认识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她的父亲过早离世,是母亲一手把弟弟和她辛苦养大。她初中毕业那会,母亲

左宗棠:人生不折腾,活着干嘛

在多数人的意识里,折腾似乎是一个贬义词,它意味着瞎胡闹,不按常规来。但生命的意义恰恰在于“折腾”。

二十岁以后,你不想出局就必须出众

-01- 一大早,成东哥发了条朋友圈,写道:“二十岁的你,如果不想被社会赶出局,就要把不喜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