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把梦想托付在无垠的沙漠

2013-01-19 雨露文章网

我不喜欢旅行,却喜欢去看荒芜的沙漠。

关于沙漠的记忆,我大多是从三毛那儿抄袭过来的。三毛,一个行走在沙漠里的女人,她用灵动的笔触写着生命,写着爱情。三毛笔下的沙漠很欢快,她曾把快乐比作沙漠里的每一粒沙子,并且希望她祝福的人拥有一整个撒哈拉沙漠。有人说三毛的脾性是属于沙漠的,里面有黄沙的轻柔,有胡杨的坚韧,也有狂风的犀利。正是是这样一个女人,三毛把自己交给了沙漠,一交就是一生的记忆。

我想带上简便的行装,像三毛那样,尽情地把梦想托付在无垠的沙漠里。黄沙漫飞,草黄日暮的沙漠,会时不时传来清脆的驼铃,那驼铃是生命的足迹,灵魂的所在。驼铃的清脆能穿透沙漠,穿透天空,穿透远方的心扉,让生命与生命之间便搭起桥梁,写就大自然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大气磅礴,蔚为壮观。

沙漠里有一支旅行的队伍,他们在黄沙里艰难地跋涉。我静静地聆听,耳边还能听得见清脆的驼铃,越传越近,越传越近。原来他们也是像我一样的队伍,都是为了心中的那股炙热而出发,历经千辛万苦后才到达,可如今他们又将带着炙热踏上新的征程。冬去春来,周而复始,广袤的沙漠始终听得见那清脆又悦耳的驼铃,我最欢喜那生命的声音。

沙漠里的生命蕴含着无限的感动,一些细小的植物也能让我们无比的欣喜。曾经以为,沙漠里的植物都是凤毛麟角,屈指便能够数得清,比如熟悉的白杨,仙人掌,罗布麻。可真正踏上了沙漠的绿,映入了生命颜色的眼帘,我才发现,生命的可能是不可估量的。

我想去沙漠里寻找粗糙的生命,尤其要去寻找那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胡杨。去抚摸它粗糙的表皮,贫瘠的根部,仰望那被无数旅行者仰望过的枝干。此时一阵狂风,又一阵清脆的驼铃,与胡杨的形象,勾勒了一幅生命荒芜的风景。黄天之下,我也只不过是凄凉的旅行者。假如在三毛在这里,我想她的心境大概也如此吧。

尽管习惯了绿洲生活的人会觉得沙漠孤独,可沙漠并不孤独,它蕴含了太多生命的足迹。我喜欢像无数的作家那样,用浑厚的笔触写就生命的礼赞,融入这漫天的沙漠,将自己看作象征生命的一棵。

行走在沙漠里,看着漫天的荒芜,似乎我已从沙漠里经过。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致我们回不去的小时候

小时候, 我们没有手机电脑, 只有玻璃球和橡皮筋, 在没有水泥的地上, 玩出喜欢的花样。

多想回到小时候……(致六一)

多想回到小时候, 无忧无虑的,没有琐事烦恼; 轻轻松松的,没有生活疲劳; 简简单单的,没有

时间在走,年龄在变,不知不觉中我们老了

时间在走,年龄在变, 从童年到少年,是快乐, 从少年到青年,是热情, 从青年到中年,是无奈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深度好文)

人要有理想,更要有心胸, 目标相同的人,可以并肩前行, 目标不同的人,何必再三强

回不去的那些年 (致童年)

时光斗转,一走就到中年 好怀念我们的童年 天真的没有烦恼 无忧的不谙世事 梦怎样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