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麦儿飘香时的遐想

2012-03-11 雨露文章网

    不经意间麦儿以泛黄了,一阵风吹过,麦浪滚滚,像海水般的波澜壮阔。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尽管今年的降水量只有去年的百分之三,但依旧可以丰收。如果退回几十年的话,今年该是个灾荒年了,人们会拖儿带女的去逃荒要饭。而今,依靠党的政策好,依靠科学的管理,真正的做到了人定胜天。

    小的时候跟着大人们到地里收麦,那时要用镰刀割的,力气再大的年轻后生一天最多也就能割二亩地,而且要天不亮就下地,晚上要干到满天星斗才收工,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劳动量很大,但收获不多。收割好的小麦要运到“打麦场”上,用牲口套上石头碌碌来回碾压麦秸,等把麦秸分离后就剩下了麦糠和麦粒,要把麦子和麦糠分开需要等有风的时候“扬场”,这是收麦的最后一道工序,扬场的活不是谁都能干的好的,要有经验的老庄稼把式才能干,年轻人在一旁打下手。

    后来有了小型收割机,用拖拉机头带着一个两米长的小割台,一天能割几十亩的小麦,比人工用镰刀快了许多倍。收割下来的小麦还是要运到打麦场的,不过这是的打麦场再不用石头碌碌了,而是用脱粒机,一个小时能脱一亩多地的小麦。脱粒的工作人少了不行,最少一般要四个人,一个人入小麦,一个人掏粒,两个人挑麦秸。尽管收麦的活还是很累,但比起人工割麦子和用套着牲口拉石头碌碌要先进了许多。

    在后来又有了联合收割机,那时的联合收割机上没有粮仓,收麦时要两个人站在出麦口用麻袋接小麦,在机子上站着又危险又紧张,还要弄浑身土。这种收割机只用了两年就被淘汰了,取而代之是安装有粮仓的联合收割机,人只要轻松地等在地头,等收割机在地里走上一圈后停在地头,打开大包将麦粒到在大包上。然后等机子走后只需很清闲的将小麦装袋后运回家去,这麦收就算过完了。

    过去收麦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今只需要两、三个小时,这让人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向前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捷。短短的几十年就有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过几十年,高科技的发展会把生活改变成更加的美好,那是怎样的一幅美丽图画呢……

本文由《雨露文章网》www.vipyl.com 负责整理首发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致我们回不去的小时候

小时候, 我们没有手机电脑, 只有玻璃球和橡皮筋, 在没有水泥的地上, 玩出喜欢的花样。

多想回到小时候……(致六一)

多想回到小时候, 无忧无虑的,没有琐事烦恼; 轻轻松松的,没有生活疲劳; 简简单单的,没有

时间在走,年龄在变,不知不觉中我们老了

时间在走,年龄在变, 从童年到少年,是快乐, 从少年到青年,是热情, 从青年到中年,是无奈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深度好文)

人要有理想,更要有心胸, 目标相同的人,可以并肩前行, 目标不同的人,何必再三强

回不去的那些年 (致童年)

时光斗转,一走就到中年 好怀念我们的童年 天真的没有烦恼 无忧的不谙世事 梦怎样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