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儿时年味何处寻?

2016-01-29 雨露文章网

春节越来越近,年味却越来越淡,越来越无处找寻。以前的小城,临近春节,大街小巷到处都开始卖着年货,而今无处找寻,在沉思中放眼望去,一片狼藉,一片围着的工地……

儿时,每年到年末最后几天,邻近集市即使不逢街天也会组织赶集,名之“尽头街”,想必一天到头了,赶街的日子在年内也就到头了。更多的村民会放下手中的农活,带着孩子前去赶集,家庭好的为孩子添置新衣,经济拮据也让孩子见见世面,因为那时孩子不收车费,跟着大人可免费乘车,一张车往往孩子数倍于大人。跟着大人上街,更多的没有记忆,但在人海中只觉得热得让人受不了,紧紧拽住大人的衣角,就怕一不小心就和父母在人海中相离。心中的恐惧就如孩子初次到昆明一样,恋着大人的背不敢下街,原来没有见过大街若此之宽,人流若此之大。

看着街上密密麻麻的人就像插筷子一般的多,大人常用成千上万是来形容“尽头街”的人数之多。街市上会买点小菜、肉菜以备春节期间食用,还有水果、糖果。记忆中的水果,也就是柑橘和甘蔗,其余似乎没有见过,坐车归程时,大慨的人,会从兜里拿出几个橘子,掰开分给孩子们,大家乡里乡亲的,见熟成亲,也就相互怜爱。小气的人就把橘子压在包底,直至橘子流地。孩子会记得谁分什么东西给我们吃,不仅说给大人听,也会记在心里,特别是穷人家的孩子,能得到别人的赠予和分食,心里很高兴,除了借了口腹之欲,还有心里的满足。

年味似乎就是“尽头街”,还有街市上琳琅满目的东西;还有诱人的美食,说是美食还不如如今稍好的便饭;还有期盼已久的新衣,逢年只见的鞭炮……全部都可以说是对美好生活期盼和向往。而今的年,缺衣少食的人家少了,吃穿也再也没有儿时的新奇和诱惑力了。

如今,随时都能听到年味淡了的叹息。过个年,村里能见上的人也少了。不是围在桌边赌博娱乐,就是开车外出旅游,村里的人少了,还有什么年味?所谓年味从对物质的期盼转变为对亲人的眷恋,对家乡的记忆,对乡土的回望,对乡愁的思考。

看着儿时嬉戏的村庄,现已破壁残垣,但愉快的成长记忆还伴随着墙头枯干的蒿枝在摇曳。童年就是对一枝蒿枝也能带来乐趣,玩耍半天,而今对着一枝蒿枝也能回忆半天,思考和沉思半天,年味在我们的脑子的淡去。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活着,是一种责任(写的真好)

人生,是一种责任, 既然活着,就应担起生存的职责, 不是因为执着,而是因为值得。 人生的路, 深一

人活着,要重情

人活一辈子, 功名利禄不过是一时盛宴, 金钱财富不过是过眼云烟, 到最后,我们什么也留不住

问一问,自己的心!(经典)

我问心: 生活为何不快乐? 心告诉我, 想得太多,才会负累, 追逐太多,才会疲惫。 人世

好真实的一段话

好真实的一段话, 人饿了,别吃葱,烧心; 人穷了,别走亲,寒心.; 不疼你

人心隔肚皮,相处不容易

人心隔肚皮,相处不容易。 人心百尺深,看清不容易。 人心难揣摩,猜透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