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敦煌,寂寞的飞天

2012-04-07 雨露文章网

    拨去一丝黄沙,那尘封千年的气息游离若丝。仰脸望着天,昏暗的尘沙中似乎隐忍着那曾飘扬又曾消失的胡笳和琵琶声,繁华和凄清都只是遗梦而已,一线之端。而敦煌那双迷离的眼眸,从降世到尘埋,从未逃出寂寞的绕动。因为,生前有几分繁华,死后必有几分寂寞。生前身后,敦煌都抱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寂寞古朴的等待。

    生来便已对待繁华的热情拥抱冷寂,不曾想过江南那杨柳依依的梅雨时节,不曾想过北方草原风吹草动的诗情画意,更不曾想过水月浮动纤歌柔柔的妩媚夜宵。夕阳残照,沙地融金,破败的城堡上褪色的长旗迎风舞动,瑟瑟有声,而身后那一座座庄严肃穆的古塔搭载着仙逝的僧人乘胡风东去。滚滚黄沙波浪起伏,日月下千年得修炼,精华磷火般随风而燃,注释着原属于夜的敦煌的苍凉。曾为战场,北飘胡歌,南响豪词,大地随之烈烈颤抖。“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两个王朝的恩恩怨怨在这里上演一出出惨烈的故事。唐败匈奴,宋输大金。一切又都是如此的平等,苍凉的轮回。从这里到长安,千里的颠簸,从那时到现在,跋涉的千年。无论如何,以大唐长安为坐标原点,古老的敦煌永远在第三象限,两旁是两条垂直的不可逾越的界限,后来才哀叹一声,不可相交。

    不曾听过胡笳,但它那宽厚的音色必定是凄怆的。看那残红的夕阳,映着桥下静静的流水,远方河水氤氲起的白色雾气,薄薄稀稀,时有时无,似乎便有那低沉绵长的胡音从水面凌波而出,而华夏也只有边塞的长箫能与之相抵了,同样的郁愁之音,箫声也只能在这宽厚深沉的大漠中才显得更深情。胡笳声、箫声,在城墙内外相呼应和,寂寞中月华悄然而逝,而敦煌里那一尊笑了千年的弥勒佛在月光里是否已满面泪光了?

    悠远而沉痛的记忆,永远埋藏在敦煌石窟里,千年的佛经,古老的诗卷,还有石壁上张张神奇迷幻的画。风沙岁月中反弹的琵琶,每一根琴弦都牵连着两个时代,轻轻拨动它,一个世界便引起另一个世界的共颤。凄楚与哀怨似乎与生俱来,共同埋藏在古老博大的敦煌。这个隐匿千年的洞窟,承载着一份世上最厚重的文化,敦煌,似乎在等待,等待沙漠中第一丝曙光,等待被拂去尘土重新被捧起。敦煌啊,这般沉寂,抑或是寂寞!悠久的深韵,古老的寂寞,敦煌将她揉成一曲飞天,黄绿的色调,轻盈的体态,飘渺浮动的深情,那一条曾缠绕红尘的长绫,半空的新丝,却又那般无欲无求,飘然而起,毫无羁绊。婀娜的身段在空中自然的舞动,舞动了乱尘思绪,更将这份凄清舞的体无完肤。飞天之舞,乱魂之舞,应当是在夜里,向着一轮皎皎明月。

    敦煌,为何那般苍凉?有明月,有星辰,还有沙漠里的那种独有的旷远辽阔,风沙的呜咽,驼铃的清脆,像一首宽厚悠远的歌,伴着绵长的胡笳,随着幽幽的玉箫,在夜的静谧中抒情万丈,忽而山星耸动,忽而浪吞天云,敦煌的夜就这样在宁静中澎湃,在激荡中安详。

    敦煌,并不甘于寂寞!

    千年里,她试图用一曲琵琶淹没她所有的孤寂,她试图用飞天来摆脱空虚的羁绊,她在努力向世人展示她在沙漠里那种顽强坚定地艳丽,哪怕,依旧孤寂冷漠。

    把千年的寂寞谱成一首长曲,大声的唱出来,面对着石粒沙荒;用千年的孤寂作成一幅巨画,题上万古的沧桑,风干于斜长的夕阳。在敦煌,都是空前的不管是孤寂还是寂寞的华丽。

    古长城将大汉江山和匈奴一分为二,却无法将汉代的豁达与匈奴的浑厚分割开来。敦煌,是大汉带字的书简,是匈奴书写的羊皮。无论如何的形式,文化的实质是不能改变的!

    敦煌,的确是一个古老的时代,现代人已经无力返回了。

    喜欢听一首歌:如果沧海枯了,还有一滴泪,那也是为你空等的一千个轮回……大漠的落日下,那吹箫的人是谁,任岁月剥去红妆无奈伤痕累累。荒凉的古堡中,谁在反弹着琵琶,只等我,来去匆匆,今生的相会……

    敦煌,我想,是寂寞的飞天。

本文由《雨露文章网》www.vipyl.com 负责整理首发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别难过了

不要愁眉苦脸了, 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忙, 人生还有很多关要闯, 与其在这浪费时间, 不如找点

送给看了此文,感同身受的人

有时候, 莫名其妙的烦躁, 很想躲在没有人的角落, 一个人大吼大叫。 有时候,

不知不觉中,我们老了....

时间在走,年龄在变, 从童年到少年,是快乐, 从少年到青年,是热情, 从青年到中年,是无奈。 人生

我们只是普通人...(写进心窝)

我们只是普通人, 没有雄厚的资产, 没有显赫的家世, 只有一双勤劳的手, 和一颗坚强的

5.20,给自己的情书

亲爱的自己,从今天起,让自己平平淡淡的活着,学着爱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做个最真实最快乐最阳光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