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那岁时光

2012-09-03 雨露文章网

我左手食指尖上,至今都还留有一条斜线小伤痕。我一看见这疤,就想起儿时遭老鼠咬的事。那是三十年前,二姐尚还留在老家,每天早晚都要背着书包去十多里山路外的公社上初中的那阵子。要不是这个疤,我会很难想起,二姐居然也曾经和我一道,在那个竹荫环绕的土墙老屋,守着含辛茹苦的母亲生活过。

那是一天下午,乡里人吃过晌午饭不久。二姐进她的房间没一会儿,我就在阳光遍布的院子里,听到她大呼小叫地直是喊。如果要说得确切些,的确要算是惊呼。我赶忙跑进去,只见在她正站在那张陈旧而通体灰黑的大木床旁,床上的旧大红被子平摊着,她双手紧紧握住一根长竹杆平压在被面上,自一角向另一角上擀。被面里有个鹅蛋大的小包,受了竹杆的驱赶,缓慢地挪动着。她说,耗子!“耗子”,在四川人嘴里,正是老鼠的别称。我一听,就赶紧过去帮忙。那只蒙在里面的老鼠显然不听话,虽然被擀到极狭窄的地带,却怎么都不肯从被套边缘的缝合处出来。我急了,就依是让二姐握住竹杆,而我则用右手小心翼翼地将被套缝掀开一条小缝,左手就伸进去捉。一把揪住老鼠的后腿,就往外扯。刚出被套,那只灰黑的成年老鼠就猛地调转头,一口咬在我的食指尖上。一股剧痛自指尖电疾般传来,我猛地甩了几甩,结果并不见掉。我勃然大怒,情急之下,左手将老鼠压在被面,抡起右拳就是一阵狂风暴雨,直到把那到死都不肯松嘴的顽固家伙捶成扁团,在被面上溅了一滩新鲜的鼠血。

二姐被惊呆了,一回过神来,看见鼠血就深为恶心,忙叫我把鼠尸拎出去,她好清理被子。我不无得胜地走到堂屋门外,远远地扔掉死老鼠,继而从门坊的脚缝里寻出一只毛蜡,拈了一小点敷在伤口上止血,又将墙角起堆的细灰捻了一撮敷在周围,然后顺手找了个深蓝色的或是土白色的布条包了,扯根缝衣线从来回缠上几圈,便包扎好了。

毛腊,是一种矮株植物自然干枯后的毛冠,象一只寻常敬神用的腊烛,上下拇指般粗,是乡下人家常备的止血草。在需用时,只须用指甲轻轻拈下米粒大一点,那些干毛一旦脱离母体,就会立即松散成毛绒绒的一团。墙角的地灰,比面粉还要细,但凡是土墙坯房脚上,随处都可见。那些时常显出涡形的地灰,是一种叫“地牯牛”的小动物的杰作。与其说是小动物,倒不如说是昆虫来得确切些。那是一种被放大了的“虱子”,有豌豆大小,黑色,肉滚滚的。它最喜欢的就是悄悄钻进房檐下的干土里,逸然自得地做它的“面粉师”。孩子们时常在玩时,一见那些涡灰,就会轻轻用手扒开,然后照着涡心深处用手指头一挑,一只赤裸裸的“地牯牛”便展露无遗。孩子们的快乐,很多时候都是建立在欺负这些小昆虫的基础上的。

一说到“地牯牛”,就让我想起另外一种昆虫——“推屎泡儿”。它有胡豆般大,从头到脚都套着黑色的厚甲壳,在该长鼻子的地方斜刺里生着一只尖锐的犀牛角,它的头脸就是一个自然长就的圆盘似的盾牌。乡下孩子只要在山地的草丛中,看见一泡干枯且已破洞的牛粪,便知里面必然藏着“推屎泡儿”。尽管它并没有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但孩子们还是喜欢没事就折来枝条,把它从牛粪堆里挑出来取乐子。要是玩得兴起,便会每人都去捉上一只,然后拿去旁边的地上,用手指在屁股上轻轻点着,让它们比赛谁爬得快。或者捉来装在衣兜里,想啥时拿出来玩就啥时拿出来玩。

“推屎泡儿”还有一个名字,叫“屎克郎”。虽然长期躲在干牛粪堆里生活,但其身上从头到脚却颇为干净,故而也才有幸成为乡下孩子的好朋友和好玩具,而且还少有被玩死的。要是玩腻了,随后往哪个田间地头一扔,它又会爬进草丛很快找到自己那独一无二的好居所,从不教人费心。

容易玩死的小动物,有蝴蝶、蜻蜓、蟋蟀、莹火虫等。或是因为它们躯体本身的脆弱,或者是其性情太过急躁,故而一般都被孩子们玩不了多久,就会自此“牺牲”掉。故而煞费心思地去捕捉它们,往往没有象“地牯牛”和“推屎泡儿”那样耐玩和有趣味。

我们还喜欢在去田间地头,信手逮几只黄褐色的叫做“老虎”的昆虫玩。之所以要去捉,是因为它们都喜欢蹦得老高地逃跑,一旦蹦开了也会忽啦一下张开翅膀就飞。“老虎”常歇在草叶尖上,尖头上随时瞪着的大眼睛后长有一对不长的触须,或许正是因了它的瞪眼显得虎虎生威,故而才在孩子们的眼中落下“老虎”的浑号。直到多年后,我在破落的课堂里学了《动物》后,才知道它的真名叫做蝗虫。那时我们对于蝗虫,不只是随意捉来闲玩,还真切地知道用草火烤熟后飘出的诱人香气,以及烧好后喂在嘴里嚼着的轻脆。所以,在我长大后,一听说哪个省发生了蝗灾,县里乡上组织了大量的人马前去除虫,每天人均捉虫多少万只时,便想着那里的人们又可以大肆享用美餐了,忍不住口舌生津,嘴角就会不为人知地涎出馋液来。

我们不只烧“老虎”,还炸过老鼠肉吃。我转学到另一个城市的乡村小学后,常在一些无聊的夜晚,和了新的伙伴一起,从家旁边的小面粉厂里偷上两根晾面条的斑竹杆,一米来长,小指粗,干硬之极。在杆头紧紧钉进根铁丝,再把铁丝一头在石头上磨得溜尖,很有战场上枪刺的寒光闪烁。我们一人一根地扛着这样的刺杆,雄赳赳气昂昂地,打着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去大砖房外的墙根一带梭巡。那里星罗棋布着密密麻麻的老鼠洞,不知道已经养育过多少代的鼠辈们。我们只要看见老鼠洞,就会跑下身子趴在洞口,一边将刺杆伸到洞口,一边打了电筒朝里照。夜里进洞的老鼠,一般都显得慵懒而愚钝,被强光一照,就连逃的意识都模糊了。瞅准,猛地一刺!随后拖出来,一只老鼠就被叉在刺尖,吱吱惨叫着挣扎。我们顺手捡起一块半截子砖头,将刺抡在地上,照着老鼠头就是一顿砸,两三下便毙了命。回去后,伙伴就把死鼠拿回他家去,手法熟练地剥了洗净,白森森红丝丝地,挂在屋外的晾衣丝上,不消几日便风干,然后再择一良日,趁家里没大人时,偷偷熬起一锅油,将风干了的老鼠肉丢进去,炸得香香脆脆的。用手指掂上一块,放在嘴边轻轻一咬,油就顺着嘴角往下流。那时,我们就乐滋滋地想象着大人一边吃肉一边喝酒的样子,尽享风光与得意。

虽然此后,我们还干过很多票诸如捅黄鳝、抓青蛙、烤笋子虫一类的事,但我却再也没有遭老鼠咬过。这就如同我所深拥过的那些数不清的稚趣时光,在波澜不惊的星转斗移中静默地流淌,长茧的长茧,结疤的结疤,最终愈结成一线浅淡的旧痕,停在指尖上。在这一眼望不见尾的日子里,恍然见证着,我曾经历过的那个烂漫而闪烁的叫做“童年”的时代。

本文由《雨露文章网》www.vipyl.com 负责整理首发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别难过了

不要愁眉苦脸了, 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忙, 人生还有很多关要闯, 与其在这浪费时间, 不如找点

送给看了此文,感同身受的人

有时候, 莫名其妙的烦躁, 很想躲在没有人的角落, 一个人大吼大叫。 有时候,

不知不觉中,我们老了....

时间在走,年龄在变, 从童年到少年,是快乐, 从少年到青年,是热情, 从青年到中年,是无奈。 人生

我们只是普通人...(写进心窝)

我们只是普通人, 没有雄厚的资产, 没有显赫的家世, 只有一双勤劳的手, 和一颗坚强的

5.20,给自己的情书

亲爱的自己,从今天起,让自己平平淡淡的活着,学着爱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做个最真实最快乐最阳光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