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螺旋式的上升。每次大痛苦都是成长的契机。对痛苦的感受意味着自体的第二次分离——意识的分离(自母体的肉体分离是第一次分离),也是自体的第二次独立,能否成功实现第二次分离(独立)至关重要。敢于面对痛苦,积极超越痛苦,才是真正的成人,因为快乐可以分享,痛苦不能分担。
人生的痛苦千人千面,苦不堪言,佛家将人生之苦以“八苦”概括之: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求不得、冤家会、忧悲恼。简单说来,不外身体的病痛和心灵的伤痛。每一个人当着这些痛苦来临时,都是一样的情感——一颗心沉下去,沉到尘埃里,一切阳光都不见了,整个世界都成了不存在。这个时候,我们要知道,要从痛苦中出来,但不要急于出来,给自己留点时间,想通透了,那时才是真正地出来。没有深沉的陷入就没有辉煌的崛起,沉得越深,起得越高;沉得越早,起得越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说的正是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沉在深谷里,很早就品尝了痛苦的滋味,他的自我意识早早觉悟,人生的方向早早分明,成长得扎实,收获得就丰厚。孟子所谓“天将降大任”的道理正在于此——不是“天将降”,而是自担当。
在痛苦中,人学会了爱自己,爱自己才能爱他人;学会了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他人和世界;学会了感受生命,感受到生命才知道生命的美好;学会了感谢生命,懂得感谢生命才是成长的开始。
超越痛苦之后,对于痛苦的回忆往往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甜和催人向上的力。甜,来自人有欣赏悲剧的本能,我们欣赏他人的悲剧靠的是空间的距离,当自身的悲剧有了时间的距离之后,我们也会反复玩味。力,是因为战胜了自己,变不可能为可能。
彷徨在痛苦中是人情之常,超拔于痛苦后是人性之智。《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阿里萨的母亲抱着痛哭流涕的阿里萨,安慰失恋的儿子说:“enjoy your pain!”说得多好!痛苦是短暂的,它总长不过人生,享受痛苦,就是享受人生。感谢痛苦,痛苦成就伟大。禅家所说,不是生活中有痛苦,而是生活就是痛苦。禅家的智慧不是让我们拒绝生活,而是不要拒绝痛苦,那样就拒绝了生活。
一切痛苦都是为美好准备的!死去才能活来,就像蝉蜕和凤凰涅槃。
这个世界, 谁离开谁都能活,只有谁比谁更舍不得。 陪伴你的人,不是随时都有; 牵挂你的心,也不是无
不要期待,不要假想不要强求,顺其自然如果注定,便一定会发生心安,便是活着的最美好状态人,到了一定年龄
这一杯我敬你敬你漫不经心进入我的生命又不动声色的毁了我的生活干了这杯酒关于爱情我们只字不提人不都是这
不论年轻或衰老我爱你不管狂风或是骤雨我爱你不论有多远的距离我爱你不管贫穷或是富有我爱你一生护你无忧我
一直在爱你明朗的 灰暗的你知道的 你不知道的你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他还没有来请你好好照顾你自己你别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