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2017-07-28 雨露文章网

熊培云说:“故乡正在变成一个回不去的地方。对我而言,故乡是双重枷锁,它既是一个回不去的地方,也是一个走不出的地方。”

对于每个人来说,故乡近乎一种先验式的存在。赞美故乡,仿佛是赞美一种神秘主义。

我们会以何种方式与故乡重逢?故乡是从荒野里长出来的夜空,那些清秀的像两行小诗的乡间小路延伸到家门口,家里擎起橘黄色的灯,永远为你抵抗着黑暗。

这个世界本是一片荒芜,相似的人走过相同的地方,就有了路。那些未经硬化的小路,坎坷不平,雨过后的车辙印迹,深一脚浅一脚的步伐踩出来的印迹。路的两边是庄稼生长过后的残骸,也有零零散散的石子。

那些乡村公路,石子偶尔突兀的显露着,瘦骨嶙峋的守护着外界与故乡的联系。

棉花枝上的棉铃叫棉桃,棉花开了以后会慢慢长出棉桃,它有一个坚硬的外壳,乍一看有点像罂粟果。待成熟时棉桃会自动裂开,白白的棉絮吐出来,又像是一朵朵小白云,一只只惹人疼惜的猫爪。

那些把根盘踞在泥土里几百年几千年的树,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了故乡的扎实存在。我想追回一棵树,如同追回我远逝的故乡。我从它的树荫里追忆着故乡生长的纹理。

那些坐落在村子一隅的老房子,披戴着无数岁月里累积的风尘,瞻望天井外面湛蓝的天空,倾听落雨时雨水从天井的瓦沟檐角淅淅沥沥流入地上的水槽。

童年是乡愁的起点,也是梦里的常客。咿呀学语的年纪最是天真。我们曾笑着跑过故乡的每个角落。人居屋顶下,鸟宿屋顶中,屋顶之上是苍穹。一盆炉火,一盏油灯,可以聚拢一家人。在昏暗的年代里,头顶的星河总是显得格外灿烂。

人是意义动物,一个人一旦为自己的人生赋予了某种意义,从此就生活在这个意义的巢穴里。我们常说世事沉浮,有些东西一旦沉下去,,就再也浮不上来了。人没了,一个时代就过去了。船沉了,一块船板被冲上了岸。那些让我们争论不休的陈年往事,摆放在图书馆里的人类故事,也就是几块堆积在一起的船板吧。

每个人的故乡都别有一种温情,可是如今每个人的故乡却都趋向一样的方向:失去。现代人把自己的灵魂圈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直到我们再也无法拥有。人生常有的一种失落是,你原以为能够永恒的东西,在你的眼里慢慢被磨蚀,而你也从最初的无能为力变得无动于衷。

海明威说过,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如果在巴黎生活过,此后一生他去了哪里,哪里就是巴黎。一个人只有经过一次逃难或者远足,才知道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我头顶上的星空从来不需要翻译,而我却能读懂它满天的寂寥与古老的无穷。

所有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每代人都有自己的伤逝。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原来这就叫“圈子定律”

眼睛纯净,才能看见美丽的风景; 心灵干净,才能拥有纯粹的感情。 “圈子定律”来源于社会学里很著

人生的两个机会(深度好文)

美国加州有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2003年的冬季大征兵中他依法被征,即将到最艰苦也是最危险的海军

无法重来的一生 (写得真好)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这中间的过程就随心

一个人真正的资本(深度好文)

一个人真正的资本,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钱,而是人品。 人品是生活的通行证,在冷峻又善变的时代,人

人到中年,不要自作多情(深度好文)

不知不觉,已经年过四十,到了中年。还没来得及一场高空遨游,毛羽就已经被风雨和荆棘打落得七零八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