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有气度,才能有风度

2015-11-30 雨露文章网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可以说是风度翩翩,魅力四射。别说朝野上下、诸国藩王,就连亚洲、欧洲及拉美等地的国君也成为唐太宗的“粉丝”,对其言听计从。然而唐太宗之所以有风度,这是因为他具有一种非凡的气度。

首先是敢重用对手。魏征曾是李建成的重要幕僚,也是李世民登基路上的最大绊脚石。他早就看出李世民是一位不平凡的人,因此,多次劝说李建成杀掉李世民,并为此出谋划策。玄武门政变后,魏征沦为阶下囚。李世民敬重魏征的才华,他不仅没有杀魏征,反而任命魏征为谏议大夫。他的这一做法受到了朝中文武大臣的非议。然而,李世民不仅很快又给魏征提升了职位,而且还把魏征比作自己的“镜子”。魏征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为李世民治理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是厚待功臣。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历史上,绞杀功臣的皇帝举不胜举。然而,唐太宗不仅没有诛杀功臣,而且论功行赏,宽以待人。尉迟敬德是唐太宗身边的一员猛将,战功赫赫,曾经在战场上多次救过唐太宗的命。唐太宗登基后,尉迟敬德被赐封为吴国公、右武侯大将军。他自恃功劳大,便有恃无恐。一次,唐太宗举行宴会,因为有人坐在他的上首,他便大打出手,搞得宴席不欢而散。换了其他任何一位皇帝,尉迟敬德必死无疑。可是,唐太宗没有杀尉迟敬德,而是在人散后,对尉迟敬德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这让尉迟敬德佩服得五体投地,自此再也不敢居功自傲了。据史书记载,除了张亮、侯君集谋反被杀外,其余24位功臣均得以善终。

第三是善待生命。唐太宗非常重视国家法治建设。他自己带头遵守法律,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对于死刑犯,唐太宗却是慎之又慎。他对刑部大臣说:“人死了就不能复生,执法一定要宽大简约!”在他的努力下,贞观年间,唐朝的法治建设取得了重要成绩。犯法的人少,被判死刑的人更少。贞观三年(629年),被判处死刑的只有29人。不仅如此,这年过年,唐太宗还让这29名死刑犯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有人担心这些死刑犯出了监狱就会逃跑。可是,让人惊讶的是过了大年,这些死刑犯全部都回到监狱伏法,没有一人逃跑。因为,他们早已经成为唐太宗的铁杆粉丝,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逃跑呢!

第四是海纳百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称雄世界的朝代之一。唐太宗对外改革开放,欢迎外国人来中国投资兴业。那时候,西方国家的人都以能够侨居中国为荣,许多青年来中国留学。据史书记载,当年长安城聚集了世界各国人才,文化科技异常繁荣。不仅如此,中国各地都有外国侨民。贞观二年(628年),仅广州城内就有外国侨民20多万人。与此同时,唐朝的文化也被这些外国人带回自己的国家,传播到世界各地。日本的留学生回国后,掀起了大化革新,让落后的日本得到了大跃进。如今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和日本的和服就是唐太宗非凡气度的最好见证。

有气度,才能有风度;有风度,才能有高度。皇帝是这样,总裁是这样,普通的人也是这样。一个人要想有风度,让人尊敬,不单单是学识、才能、地位,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博大的胸襟,一种非凡的大气。只有这样,你才能像唐太宗那样,风度翩翩,魅力四射!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半生已过,学会沉默

半生已过,走走停停, 看透了人,看透了事, 看透了人心,看透了生活! 半生已过,学会沉默, 看穿不

想开、看开,然后放开……

生活中,想开难, 看开难,放弃更难。 许多事,并不是, 想放就能放下,想弃就能放弃。

别人的嘴堵不上,自己的路自己走(入心好文)

路是自己的, 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谁也管不着; 嘴是别人的, 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谁也拦不住! 和圈子

你 信 任 我 吗?

鱼没了水,会死, 水没了鱼,无恙! 鱼那么信任水, 水却伤了鱼! 叶离开树,会枯, 树没了叶,

被人误解时...(说的真好!)

被人误解了, 不说,是一种大度, 事情的真假, 时间会给最好的回答。 被人伤害了, 不说,是一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