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明代文学家方孝孺的诗词诗句

2015-12-16 雨露文章网

年代:明朝

方孝孺简介:

方孝孺(1357年—1402年),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福王时追谥“文正”。

方孝孺主张作文要“神会于心”,反对摹拟剽窃,其文风格豪放雄健。《四库全书总目》说他“学术醇正”,文章“乃纵横豪放,颇出入于东坡、龙川之间”。他的散文常以物喻理,直抒胸臆,文笔畅达,言简意明,为时人所传诵。如《蚊对》一文,以蚊喻人,揭露世之衣冠禽兽公然在白昼“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醢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的狰狞面目。并指出对这些食人者如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是“君子先人后身之道”。《指喻》一文,则以“拇病为戒”,指出“天下之事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劝喻人们要防患于未然。

方孝孺说,他是见“世人之好诞者死于诞,……而终身不知其非者”而作(《逊志斋集》卷六)。可见《越巫》是作者有感于明初“好诞”“好夸”的不良风尚,作之以为世戒的警世振俗之文。文章生动地描述了惯于装神弄鬼的越巫,被恶少装鬼而吓死的故事,鞭挞了招摇撞骗、自欺欺人的越巫之流;也形象地揭示了骗人者始则害人、终则害己这一古训。叙事生动而简洁,立意正大而警策,作者虽不加议论褒贬,但倾向鲜明,让人领悟妄人欺人者“不自知其非”的可悲。这在“终身不自知其非者众矣”的封建社会,具有警世作用。方孝孺的著作今存《逊志斋集》及《方正学先生集》等。由于永乐中凡藏有他文章的俱遭死罪,留传于世的诗文是由后人辑录的,因此其中难免杂有他人之作。据《南濠诗话》记载,《勉学》24首是陈子平作,《渔樵》1首为杨孟载作,《牧牛图》为元人诗。

明代文学家方孝孺的诗词诗句

1、不安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诱于小利,然后可以立远功。——方孝孺

2、人可以有德,而不可以恃其德可以有才,而不可以恃其才——方孝孺

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方孝孺

4、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方孝孺

5、虚已者进德之基。——方孝孺

6、公其心,万善出——方孝孺

7、谦虚之于功德,犹如阴影之于绘画——方孝儒

8、将兴之主,惟恐人之无言;将亡之主,惟恐人之有言——方孝儒

9、求之言语之外,而得其所不言之意——方孝儒

10、虚己者进德之基。——方孝孺

11、鞭管之下,有贤士乎?——方孝儒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南怀瑾佛学经典语录,读懂了终身受益!

1.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2.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

平凡的世界经典语录,送给那个默默努力着的你

1.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路遥《平凡

简爱的经典语录,有几句说到了你的心坎里

1.怜悯,不过是内心自私无情的人,听到灾祸之后所产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痛苦,混杂着对受害者的盲目鄙视

白落梅经典语录,你喜欢哪句?

1.众生纷繁,有人过得迷糊,有人活得清醒,但也只是一种存活于世间的姿态。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

张小娴经典语录,句句写进你的心里

1.一个人也可以幸福,两个人的幸福甜蜜些就是了;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两个人好好过就是双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