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17,遇见更新鲜的自己

2016-12-31 雨露文章网

昨天给我老师打电话。她没接。

隔一会儿回过来,说刚才在练瑜伽,没听见。

我们交流了一会瑜伽心得,也聊了这一年各自的生活。

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生活丰富得不像话。

练瑜伽,也跳广场舞。追韩剧,也看英文原版小说。给老伴洗衣做饭,也给孙女烤饼干、做哈伦裤。练书法,也参加诗歌朗诵会。用PS修图,也看各种网络公开课。

别人退休后都闲得慌,而她的时间,永远不够用。

我总能从她身上,感到一种新鲜的力量。

这力量,我特别想传送给亲爱的你。

生活日复一日。

我们越长大,就越容易陷入一种模式。

所以在年末总结时,总觉得除了日历上的数字,今天与昨天并没有不同,今年与去年,也没什么改变。

于是就有了《约翰?克利斯朵夫》里的这段话: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时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一天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说腔走板。

你一定也见过这样的老人:思想固执僵化,生活因循守旧,人活在二十一世纪,见识和习惯却永远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是认为女人该伺候男人,孙子比孙女金贵,衣服没成破烂就不能换新的,接受不了流行歌儿,不会用手机软件,不知道iPad是何物,与新世界之间隔着天堑,再也无法融合。

更可怕的是,他们永远认为自己的习惯才是合理的,自己认定的道理才是真理,别人休想改变他们一分一毫。

我们面对这样的老人时,往往都会生出些意念:等我老了,一定不要变成这样。

可是大部分人,都逃不出这魔咒。

哪怕你怀着警觉,也总会不知不觉,被生活的套路死死困住,渐渐成为一个行走的古董。

想来,没有人愿意二十几岁就活得老气横秋,就钻进生活狭小的套子,再也出不来。

也没有人愿意到七十岁还活在二十岁时的旧世界,与现实脱轨,与新事物绝缘。

只是,人越长大,心越懒,越缺乏自我成长与更新的动力。

很多事情,没有外力驱赶,就不去做了。

而外力只会榨取你的能量,攫取你的价值,不会管你过得好不好。

我们若想真真正正活到老,而不是在二十几岁就“死去”,就需要不断地主动给自己浇灌生命的活力。

去做更丰盛、更有趣的事。

去尝试更新鲜、更宽阔的活法。

去探求生命前所未知的意义。

用自己最大的信念和力气,去突破生活越来越硬的外壳,不被一成不变的模式套牢。

用坚韧的自我驱动,去坚持不懈地生长,让自己四十岁比二十岁更好,七十岁比五十岁更好。

每一天,都不要耍赖,不要懈怠,都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不必有多么傲人的突飞猛进,只要多认识一个有趣的朋友,多了解一个未知的领域,多学一个新鲜的技能,多开发一个新的乐趣,就好。

时间如此之快,眨眼就是一天,眨眼就是一年。

人生百年,转瞬间的事儿。想蒙混过关,容易。要活色生香,也可以。

而我们在很老很老的时候,是活得妙趣横生、风生水起,还是百无聊赖、古板封闭,取决于我们现在的生活姿态和思维方式。

新的一年开始了。

无论过去怎样,从明天开始,让我们保持更新,不断拓展,带领这仅此一次的生命,一直一直走在鲜活的春光里。

2017,愿你遇见更新鲜的自己。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真心难有,知己难遇

认识人很多,真心没几个 朋友有无数,知己太难有 人识人,心见心 陌生到熟悉,是缘份 看穿

人生已过半,中年心最安

时光匆匆,时间无情, 转眼之间又一年, 人生已过半,年龄不细算, 且活且珍惜,且过且安逸。

趁我们还未老

趁我们还未老, 不要忧愁和烦恼, 是非恩怨别计较。 当下艰难,别想太多, 余生不长,快乐

宁愿身累,不愿心累(精辟)

生活有压力,不得不背负, 心里有伤痛,不得不隐忍, 脚下有坎坷,不得不坚持, 眼中有泪水

心不善,人不正,吃斋念佛没有用

做人,头顶天脚踩地, 全凭一身正气。 为人,行得正站得稳, 背后不怕议论。 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