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除了钱,王思聪有什么了不起?

2017-01-05 雨露文章网

摘要:当你竭尽全力,即便不能收获最好的,也能得到次好的。追求的过程本身,会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

你出身富贵人家

到底有什么地方值得向往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出身富贵人家到底有什么地方值得向往?

最直接的回答是钱。

拜金不是目的,但优越的物质条件、高品质的生活和高素质的教育资源,这些都离不开钱,这是出生富贵人家最直接的优势,而钱的二次产物——资源、人脉、见识、品味、自信、自由等等,这才是钱的最大价值。

孩子在真正接触社会之前,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看这个世界的,父母能够站多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眼界、知识面。

富贵人家的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就在于,他们的父母比你的父母知道的更多,能够在人生的关键时刻给他们更多的指导,让他们少走弯路甚至走捷径,而穷人家的孩子,没有这些指导,只能自己慢慢扑腾,慢慢摸索,也许碰的头破血流之后成了,也许头破血流之后死了。

这条答案来自知乎匿名网友,点赞破万。

有钱又有眼界的父母

会给你带来什么

有钱+有眼界的父母=?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王思聪——那个站在首富肩膀上的争议人物。

王思聪自小被送到国外,在新加坡Swiss Cottage读小学,在英国温彻斯特公学读中学,后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读哲学专业。从英国归来,王思聪担任万达集团的董事,但不负责任何事务。

从温彻斯特公学到伦敦大学学院的哲学专业,其优秀的教育背景非常人可比,这是其一。

作为“万达帝国”的公子哥,王思聪坐享大量的人脉资源和物质资源,这是其二。

作为王健林的独生子,他老爸在商界摸爬滚打的经验以及和政界千丝万缕的关系,决定了这个家庭非凡的眼界,这是其三。

可是,在王思聪的微博上,你看到的却是浓浓的屌丝气质。

炮轰张兰母子是“傻逼”;

抨击“某冰”女星是“毯星”;

讽刺支付鸨O2O卖淫“蛮屌的”;

择偶要选胸大的……

一个屌丝、键盘侠的形象扑面而来。

深藏不露的王思聪

王思聪看似言语粗俗,口无遮拦,一次又一次卷入是非之地,主流媒体评价王思聪“作死”,新华社批其择偶标准低俗,更有大量网友称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真的如此吗?

王健林对他的评价是:在中国的富二代里,王思聪是比较有商业头脑的。

2009年,王健林拿出5个亿,让王思聪成立了一家PE基金普思投资。据传,这是一笔用于“失败20次”的练手资金,做不成,就乖乖回万达上班。

2015年,胡润富豪榜发布,王思聪以40亿身价第一次进入榜单。短短6年时间,王思聪投资的项目中,已有5个项目成功实现IPO。

除此之外,王思聪投资电竞、直播、娱乐业,这些都是风口上的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这是王思聪在商业上的成绩单。

论及谈吐和思想,他在接受BBC记者采访时,表现出了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当记者问及:“在中国有能脱离这种体制的方法吗?”

王思聪的回答是,你真的没有办法脱离这里的体制。除非你非常自信和非常愚蠢,要不然真的没有任何途径在此体系外取得成功。

“成为一个成年人标准是了解你自己是谁,但在这里,感觉是人们告诉你你是谁你就是谁,政府选择主流意识,你必须遵从,如果你的思想不是主流思想,那么你就是错的。”

王思聪深谙游戏的规则:政府选择主流意识,你必须服从。但如果仅仅说到这里,BBC一定会大肆宣扬中国的人权问题,所以王思聪还补充了后半句: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他们的做法是,给自己带上面具,带着面具生活。为什么网络游戏在中国如此受欢迎,因为在网络上,你可以拿下那层面具,表达自己心中真正所想,而不是迎合主流思想。”

BBC记者进一步追问:“你认为这里是由于缺乏自由,而导致人们不幸福吗?”

王思聪的回答是:“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接受了而已。”

BBC记者步步紧逼:“我可以过来组织一群人开始一场抗议运动吗?”

王思聪回答:“他们会因此而逮捕你,所以这个……我的意思是说,在中国底线在哪里真的是一个问题。我们真的不知道这条底线在哪里,因为法律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这段采访是一次斗智斗勇,BBC记者显然是有备而来,从游戏入手,却绕到了政治问题,一次又一次给王思聪下套。

而王思聪的回应,既点出了现存的问题,又没有越界,作为一名二十多岁的富二代,其临场表现可圈可点。

其实,早在王思聪还不是“国民老公”的时候,曾在感恩节发过一条微博:

感谢上帝在我来到这世界的时候帮我选择了“简单”模式。

作为一个学哲学的富二代,他很清楚自己是谁,自己做了什么。

观众是谁,他就用什么样的口吻:你是屌丝,他就放下身段和你开玩笑;你是精英,他就一本正经和你交流看法。

有知乎网友这样评价他:

王思聪很聪明,懂得站在广大“屌丝”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说话,去拉近数量极其庞大的年轻人与他的关系,为万达品牌的推广助了很大的力度,他这种虽然看起来愣头青,不成熟,其实看问题比谁都清楚,比谁都淡定。

一个人能理解多少人,就有能力捕获多少人心。

来看看这些年的争议给王思聪带来了什么?

在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王思聪的微博粉丝已经达到了2162万,这已经超出了一个地方卫视的体量。

有智商、有情商、有资源、有粉丝还懂哲学,这样的王思聪或许真的能超越他老爸,而那些键盘侠,他们在嘲笑、诋毁王思聪的时候,根本看不懂王思聪在下怎样的一盘棋。

你认为他是纨绔子弟,他只是没让你看到他的正经而已。

在舆论的放大镜之下,王思聪虽然常惹争议,但从不越界。这本身是情商和智商都优于常人才能做到的。

而那些诋毁和嘲笑他的人,很多时候不过是在发泄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代代相传的俗语,确实有几分道理。

新生代的80后首富

中国有13亿人,但首富只有1个。

如果你出生平凡,又该怎么办?

上个月初,《2016胡润80后富豪榜》发布,榜单包括《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和《80后财富继承富豪榜》。

80年出生的王麒诚(夫妇),以245亿元的财富,登顶《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在总榜单上也进入了百强,风头盖过王思聪。

早在浙江大学读大二时,王麒诚和老乡合作创业,成立了人生中的第一家公司“法华网络”,通过贩卖光纤收发器,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万。

大学毕业后,王麒诚放弃了银行、财务公司、国企的Offer,以“这不是我想要的舞台”为由,成立了浙江汉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白手起家创业去了。

据说当时的汉鼎,加上王麒诚自己,总共4名员工,办公室只有30平方米。王麒诚将他第一桶金收获的100万全部投入公司,那年他22岁。

王麒诚在演讲中说道:“创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心态,你要有莫名其妙的自信。”

这听起来有点鸡汤,但却道出了出生在富贵人家的一项核心优势——精英意志。

出生富贵人家的孩子,从小相信自己会处在社会的更高阶层,这种精英意志会驱动着一个人迈向真正的社会精英。

在BBC《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里,上流社会的John和Andrew,他们年仅7岁时,就已经明确知道自己会上顶级的私立高中,然后读牛津大学,再然后进入政坛,他们7岁时就已经养成了阅读《金融时报》、《观察家》的习惯。

上流社会的孩子从小就具备精英意志,他们按照精英的方式生活和要求自己。

49年之后,56岁的John成为了企业家并致力于慈善事业,Andrew成为了律所合伙人,他们的孩子继续接受着精英教育。

而底层社会的孩子,从小就没什么梦想,长大后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他们的儿女也重复着父辈的生活方式。

阻挡普通人晋级的阻力有很多,但最大的阻力来自你自己——不敢。

即使知道创业可能会成功,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没有富家子女的底气去尝试,因为怕输不起,而王思聪可以用5个亿的资本去试错,这是以人民币为底气的才华横溢。

这样的结论不免让人失望,可现实中依然存在着逆流而上的传奇。

精英意志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生存策略:

第一种是弱者策略,通过咒骂命运的不公来寻求内心的平衡,然后重复着眼前的苟且生活。

第二种是强者策略,相信自己,以精英的行为方式驱动自己,竭尽全力打好手中的每一张牌。

前者占了大多数,而后者书写了传奇。

从马云到王麒诚,放眼望去,那些出生普通家庭最终晋级社会顶层的人,他们无不拥有精英意志。

他们有莫名其妙的自信,他们以精英的方式去拼命。

王麒诚坦言,在创业之初,他每天要吃三种药:第一个是脂肪肝,第二个是安眠药,第三个自己都忘了,“因为痛苦的我不想回忆了。”

白手起家很苦,但也别无他路,先天已经输了,唯有后天拼命去弥补。

这是逆流而上的代价。

精英意志+拼尽全力+一点运气,这是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走向星辰大海的唯一通道。

写在最后

社会的优质资源永远是稀缺的,马云、王麒诚看似光芒夺目,但无疑存在着幸存者偏差。如果不能成为马云、王麒诚,你的努力还有意义吗?

有。

当你竭尽全力,即便不能收获最好的,也能得到次好的。

追求的过程本身,会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真心难有,知己难遇

认识人很多,真心没几个 朋友有无数,知己太难有 人识人,心见心 陌生到熟悉,是缘份 看穿

人生已过半,中年心最安

时光匆匆,时间无情, 转眼之间又一年, 人生已过半,年龄不细算, 且活且珍惜,且过且安逸。

趁我们还未老

趁我们还未老, 不要忧愁和烦恼, 是非恩怨别计较。 当下艰难,别想太多, 余生不长,快乐

宁愿身累,不愿心累(精辟)

生活有压力,不得不背负, 心里有伤痛,不得不隐忍, 脚下有坎坷,不得不坚持, 眼中有泪水

心不善,人不正,吃斋念佛没有用

做人,头顶天脚踩地, 全凭一身正气。 为人,行得正站得稳, 背后不怕议论。 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