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闲,要有滋味;忙,要有价值

2017-04-04 雨露文章网

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

——梁实秋

应有的,闲暇

闲暇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消磨的时间,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梁实秋说,“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

可见闲暇也是应需有的。

《摩西十诫》第四条这样说,耶和华在六天里造天地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在这一天,你什么工作也不可以做。后来圣日逐渐演变了成了今天的周末。

而在中国汉代,官员在每五天之中可以有一天不办公,这个假日称为“休沐”,直到隋代仍然奉行这一个假日。到了唐代就逐渐演变成了十天一休。

可以说,东方和西方对休息的态度是一致的。

闲暇处,找回自我

忙,心亡也。所以人们需要必要的闲暇,在日常的生活中抽出身来。

骤然在工作中闲下来,如何安排自己的闲暇就显得格外重要。或者说人正是因为在闲暇的时间里才分出了高下。

梁实秋说过,手脚相当闲,头脑才能相当地忙起来,每个人才能有闲去发展他的智慧与才能。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有的人弹弹琴、画个画、打打球,去做一些无用,但是有滋味的东西,并且在这种无用之中,体会到一种纯粹被兴趣驱动的快乐。

借着这闲暇暂时逃遁现实的利益世界,重新恢复自己的性灵,找回自我。

但是有些人在休假的时候依然忙着应酬领导、疏通人脉、忙着带孩子去上辅导班。还有一些人完全没有自己的兴趣,把生活里难得的闲暇时光放在一些无聊的消遣上,去KTV嗨歌,去街头凑热闹。

他们始终没有脱离这个世界的喧嚣,在日复一日的热闹里,被时代携裹着慢慢丢掉了自我。

初心既失,你又在为谁而忙?

倒不如学学《浮生六记》里的沈复: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

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

忙,不可避免

动漫大师宫崎骏先生有一部动漫叫《千与千寻》,千寻误入汤屋,小白龙对她说,你必须去找汤婆婆要一份工作,不然就要被变成动物。

这一经典的设定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生活在现代化的工业社会之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每个人都成为这个社会的一枚螺丝钉。

只有通过加入社会分工之中,取得一份自己的工作,个人才有了尊严、成就、财富可言。

当这个社会这个大机器转动的时候,每个人都需要跟着社会的节奏,如今社会进步速度加快,对每个人来讲,忙,是不可避免的。

倘若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因忙碌而拓展生命的宽度。从这个意义上看,不能不说,忙碌,其实也是人生的一种必须。

闲,要有滋味;忙,要有价值

忙,是你工资涨了多少吗?是的。但是和你的工资相比,你是否获得了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忙是为了赚钱,但是在不停的忙碌中,可以让自己不停地学习进步,那么个人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这样的忙,就是一种投资,一本万利的投资。

房子可能贬值,但是学到手的技能不会,学到脑子里的思想也不会。

找到自己的位置

忙而快乐,是一种无法取代的价值。重点是,如何忙而快乐?为你的理想和兴趣而忙的时候,你忙而快乐。这样的忙本身就有价值。

孔子为了他的理想而忙,不辞风雨。曹雪芹为了他的兴趣而忙,对《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囚牛爱乐,蒲牢好鸣,狻猊喜静,狴犴好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要忙的有价值,就先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知道自己的天赋在哪里。

在此基础之上,忙碌才会事半功倍,更有价值。

只有在自己最合适的位置上,你的忙才不是一场白忙。你的位置在哪里呢?

问问你的心吧,初心所在,便是你最合时宜的位置。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真心难有,知己难遇

认识人很多,真心没几个 朋友有无数,知己太难有 人识人,心见心 陌生到熟悉,是缘份 看穿

人生已过半,中年心最安

时光匆匆,时间无情, 转眼之间又一年, 人生已过半,年龄不细算, 且活且珍惜,且过且安逸。

趁我们还未老

趁我们还未老, 不要忧愁和烦恼, 是非恩怨别计较。 当下艰难,别想太多, 余生不长,快乐

宁愿身累,不愿心累(精辟)

生活有压力,不得不背负, 心里有伤痛,不得不隐忍, 脚下有坎坷,不得不坚持, 眼中有泪水

心不善,人不正,吃斋念佛没有用

做人,头顶天脚踩地, 全凭一身正气。 为人,行得正站得稳, 背后不怕议论。 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