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气质,永远是超越美貌的存在

2017-11-21 雨露文章网

气质,是一种由内心散发出的吸引力和气息,一个人有气质,就好像拥有了美好的生命四季。

气质,永远是超越美貌的存在。

漂亮是表面的,是第一眼的吸引和好奇;而气质是内在的,是文化和品味做底蕴,是时光赋予的珍贵品质。

人最大的名片是你的气质。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人一生很短,有时穷尽一生之力也所获寥寥。读书可以“变化气质”,正因为书可以扩展一个人的生命履历。

好书都是作者的生命体验,如果我们用心进入,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精神体悟。

三毛在《关于读书》说到: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

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人人都有外在,但并非人人都有气质。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可卿娇媚,黛玉风流,宝钗端庄,晴雯娇俏......个个艳绝。但“气质”这个词,曹雪芹只给了妙玉。

并不是秦可卿林黛玉薛宝钗这些人够不上气质,而是妙玉最能体现气质之为物。

妙玉不多话。根据刘心武先生统计,在她登场的那一回,她也就说了十二句话,然而已经道尽了她的气质:

饮茶,她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冲茶的水,她一定要用梅花上收的雪水,还敢骂黛玉是个“大俗人”。

后来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妙玉力压二女,不声不响地就把她们的残诗收了个漂漂亮亮的尾。

论家世、论艳丽,妙玉比不上贾府里的小姐们;可是不论宝玉、黛玉还是湘云,都对她青眼有加。

因为她散发出的,是自然不做作的气质。

气质看不见,但一举手,一投足,一张嘴,无不投影出来。

林语堂曾说,女人的美不是在脸孔上,是在姿态上。

姿态是活的,脸孔是死的,所谓的“态”,就是指一个女人从骨子里所体现出的气质。

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旅途中的足迹,都是生命过程,在时光的历练中,雕刻出迷人的光彩。

你走过的路,你喜欢过的人,都会留下让自己变得优秀的印记,你所要做的就是,把岁月变成诗篇和画卷。

有了气质,那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至善至美,宛如水中望月,云边探竹,顾盼生辉,动人心怀。

正如气质女人俞飞鸿所说:

人最开始老是从心老的,皱纹与青春有关,与美丽无关。

20岁的拥有青春和朝气,30岁的拥有气质和生机,40岁的拥有从容和淡定,50岁的拥有豁达和通透。

读书,让你拥有一份书卷之气;

修养,让你有一种娴静之气;

阅历,让你变得从容和淡定;

岁月,让你变得自信和独立。

愿你才高八斗,也倾国倾城;愿你腹有诗书,也面如春花。

愿你活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愿你在岁月沉淀中活出气质。

愿你不患得患失,不怨天尤人。让所有生命中的美丽,都能成为最日常而自然的随性流露。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人,越懂事,越委屈

人, 越坚强,越没人帮助, 越懂事,越没人在乎, 越大度,越没人看重。 不管你多么善解人

狼的野心,值得学习

狼, 虽然凶残,但是勇敢, 不会学狗,夹着尾巴逃走。 狼, 虽然冷酷,但是重情, 不伤同类

真心难有,知己难遇

认识人很多,真心没几个 朋友有无数,知己太难有 人识人,心见心 陌生到熟悉,是缘份 看穿

人生已过半,中年心最安

时光匆匆,时间无情, 转眼之间又一年, 人生已过半,年龄不细算, 且活且珍惜,且过且安逸。

趁我们还未老

趁我们还未老, 不要忧愁和烦恼, 是非恩怨别计较。 当下艰难,别想太多, 余生不长,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