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白守黑出自《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2、河上公注:“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復守之以默默,如闇昧无所见,如是则可为天下法式。”后以“知白守黑”谓韬晦自处。
3、苏轼《谷庵铭》:“堂虽白矣庵自黑,知白守黑名曰谷。”
4、钱谦益《眼镜篇送张异度》:“知白守黑通重玄,眼有瘴膜得镜蠲。”
5、书法家和围棋高手经常说一句话,叫知白守黑。
6、在范曾的书中提到中国水墨画要知白守黑,主指在画中的黑白格式设计。
7、由彩陶黑与白的色彩组合,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知白守黑理念。
8、什么叫知白守黑?写书法,黑的地方是字,白的地方也是字,写书法的人这么看。真正懂书法的人他眼睛一看,黑的地方是字,白的地方也是字,所以叫你守住黑要知道白,这样就达到一种高级层次。
9、知白守黑意为内心光明行为洁白,却要以沉默昏暗自守而做到和光同尘。
10、老子的智慧,熔化在你我中间,熔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行动当中,理念当中,大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小到我们公园里打拳、下围棋都是这样的智慧,他早就发现了知白守黑的道理。
11、我看下围棋的也是,要知白守黑,这是什么道理?这就是立足一处,眼观全局,这是何等的境界。
12、知白守黑的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13、知白先生的“知白守黑”,是在白与黑之间,找到了一个现代转化的中间色,或者说,这是现代性必须经过的一道窄门:灰色,或者灰度。
14、知白守黑,运黑布白,构成了医院独特的艺术审美体系。
15、为天下之溪谷,则可常德充足,归于真朴,因此,人应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处柔守弱,唯如此,才是最符合人的自然之性。
16、再就是经营黑白,所谓计白当黑,知白守黑,注意画面黑白的安排处理及虚实相生的变化。
17、孔门诗论对志情言喻兴观群怨的阐释是显其有,老庄知白守黑道法的入化是尚其无。
山一重,水一重,山高路远未相逢,相思在梦中。 月无影,人有情,寻寻觅觅在路中,把酒祝东风。 山一
《山居秋暝》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
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太湖秋夕》 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