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爷爷也不要求这些,因为他本来就讲不明白那些诗,只能让我囫囵吞枣。
2、在学习前人的东西时,取囫囵吞枣的方法,不能消化并理解其所以然。
3、读书要有收获,千万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4、倘使囫囵吞枣,似乎没有多大用处。
5、我们要借鉴古人凿壁偷光的精神,学习切不可囫囵吞枣,应该厚积薄发,如老马识途一般循序渐进。
6、那种只有一个笼统说法的囫囵吞枣式的教科书,只能使学生“食而不化”,难以理解。
7、学习要靠平时的积累,别到了临时才囫囵吞枣的抱佛脚,这是不可取的。
8、行为主义的交替反应之说便用以补救这种囫囵吞枣之弊。
9、他饿极了,囫囵吞枣地吃下妻子做的食物。
10、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11、一饭一粟,来处不易,一本好书的产生,更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岂可草草读过,不说对不住作者,就对自己的本身说,也不应囫囵吞枣一般地来读书。
12、然而,人们来不及鉴别、吸收和消化,只能采取浮光掠影或者囫囵吞枣的办法,良莠不分,拾起来便用。
13、不管学习什么知识都要仔细琢磨,深刻领会,千万不能囫囵吞枣只学皮毛。
14、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15、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16、不懂得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囵吞枣。
17、如果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让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即使在学生的头脑里填塞了一大堆知识,也不可能增进他们的思考力。
18、你看四大名著的时候一目十行,随便浏览的话无异于囫囵吞枣,是没有效果的。
山一重,水一重,山高路远未相逢,相思在梦中。 月无影,人有情,寻寻觅觅在路中,把酒祝东风。 山一
《山居秋暝》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
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太湖秋夕》 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