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青春如一封情书,十年而成的这封情书。陈奕迅的《十年》唱出了多少人的青春共鸣,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十年之后……。我字典中的《十年》却不一样的故事结尾。
一岁多的儿子在家里翻箱倒柜,无意中翻出一叠信件,散落一地。拾起一封封情书,勾起了关于初恋的回忆,推开记忆的那扇窗,找寻那份感动,一切都铭心刻骨。
那些年,我们一起写过的情书。尽管当时的文字略显稚嫩,仅仅用文字已经不能表达我强烈的情感,数学函数、化学结构、物理公式都用上了,打上理工男的烙印,再次读到自己另类的表达方式,自己都笑了。
十年前她是我的同桌,十年后她是我的爱人。如果没有当年一封封炙热的情书,也许现在正该唱的是《同桌的你》——“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现在表白可能是一条微信、一段语音、一封邮件……,简单而直接;60、70、80年代的人更能体会那时候写情书的神圣、含蓄,致我们那些逝去的青春,单纯而美好。
1、我从不听情话,可对我而言,你说的每一句都是情话。 2、从此以后,我们没有生离,只有死别。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 如若错过,便护他安好。 ------村上春树 你走,我不送你。 你来,
当你开始想念一个人的时候,这种感觉像是一颗种子,它在你心里发芽、长大,最后长成一棵繁茂的大树,大树
这一路,跌跌撞撞, 没有矜持过,胆怯过, 以为心中有爱,便可以排除万难。 于是倾尽气力, 执扭并着
过了很久我们才懂得 那时的一个眼神、一次微笑 一声好久不见 其实都在说着一句话 我爱你 你听过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