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秋天韵味

2009-11-07 雨露文章网

前些日子,看了文学大师余秋雨和林语堂先生对秋天品味的文章后,唤起了我童年在秋日里踏叶的情景,多年来,那一幕在头脑中回荡,就像初恋的少女坐在秋千上,随着游荡秋千在甜蜜的遐想。当然,我没有两位大师深厚的国学底蕴以及对人世深邃的理解和诠释,他们对秋天的品味包含了人生哲理,他们已经与秋色共为一体,和谐共鸣。他们不是粗浅地在描写秋天的景色和对其的喜好,而是在写秋天的人生,写秋天的况味,已达到了人文与自然统一体的高度。

像我这样境界的,只是通过对秋日的喜好来抒发一下个人的情怀。在我看来,品味秋天和品菜一样,写作就像烧菜一样,讲究色味,味当然不单单指尝和闻的感觉,好的厨师应该是再加上一个听觉,从听觉上判断菜的火候和烧菜过程的各个时段。秋天所展现的不仅有其视觉上的色,也有感觉上的味,那么在听觉上就叫做韵味。我最喜欢的就是秋天的韵味,对这一韵味的喜欢来自于童年踏叶的感触。

在八九岁的时候,常常到邻村的外婆家找表弟们玩,途经一条小河,沿着河岸就可到达外婆的家里,河的两岸是一片一片树林,那些树木都很高大,听说树龄都在20年以上。特别是在秋天去外婆家,农家天地里的庄稼都已运回家里,没有庄稼的遮掩,走在路上一览无余。偶有一群大雁从头顶飞过,它们飞的那么高,忽然想通了书本里说的秋高气爽是怎么一回事了。感觉最爽意的是跨过小河,沿着河岸边的树林行路,黄叶在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踏在上边伴着脚步“吱吱”地作响,倾听着响声,仿佛与大地有了沟通,沉浸在大自然的旋律中,会让你忘记了你所处的一切,忘记了孤单和恐惧,在秋日里行路的时间好像也特别短。

只要一想到在秋日里踏叶的那一幕,我就想起了外婆的慈爱和对秋日依恋。秋日,仿佛一个久经人世慈爱的老人,那么容易沟通,不带一点假意和虚伪,用和暖的阳光抚慰着你,包容着你的一切,它没有夏季葱葱绿绿遮掩和无法沟通的稚嫩,没有冬季里无情的冷意和疏远,没有春季里忽冷忽热无法捉摸、多变的性情,她永远是那么的善解人意。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致我们回不去的小时候

小时候, 我们没有手机电脑, 只有玻璃球和橡皮筋, 在没有水泥的地上, 玩出喜欢的花样。

多想回到小时候……(致六一)

多想回到小时候, 无忧无虑的,没有琐事烦恼; 轻轻松松的,没有生活疲劳; 简简单单的,没有

时间在走,年龄在变,不知不觉中我们老了

时间在走,年龄在变, 从童年到少年,是快乐, 从少年到青年,是热情, 从青年到中年,是无奈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深度好文)

人要有理想,更要有心胸, 目标相同的人,可以并肩前行, 目标不同的人,何必再三强

回不去的那些年 (致童年)

时光斗转,一走就到中年 好怀念我们的童年 天真的没有烦恼 无忧的不谙世事 梦怎样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