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浅谈读书的最佳态度

2015-12-16 雨露文章网

坚持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儿。但是,即使能坚持读书的人,也往往会钻牛角尖。

有西方哲人说:“当我有一些钱的时候,我买书,剩下的钱再去买食物及衣服。”宋代诗人尤袤曰:“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幽愤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有人便总结道:物欲就像茫茫沙漠,没有一条路可以寻到绿洲,而精神的财富却像曲径通幽,妙趣无穷。

年迈的基辛格辞去美国国务卿之后,曾经说过:“卸职以后最大的喜悦是不需要整天再看文件,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于是,有人就说:读书的乐趣盖过了从前国务卿的光彩。这么说,太夸张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老基”读书,弥补了当国务卿时事务缠身,无暇阅读的缺憾,从中不难窥见一个成功的外交家退休后对书的渴望。所以,没有必要把读书上升到“荣耀”、“光彩”的高度,读书只是一种平民化阅读,任何人都触手可及。

“红袖添香夜读书”。是夜,张生苦读,崔莺莺前来陪伴,此后,便传出了一段佳话,许多读书人为之向往,为之沉醉,跃跃欲试。那就更不妥了,试想,书案旁站着一个美女,你是看书呢,还是看美女?只顾心猿意马了,还读什么书?“红袖添香夜读书”只是一种浪漫的情调和氛围,抑或希冀和慰藉,切不可当真。还是轻轻地关上门,一个人静静地,一桌,一椅,一灯,一卷在手,逆时间与古人会面,越空间与大师神游的好。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分析了丘吉尔、戴高乐等杰出人物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所有我认识的伟大的领导者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全部都是伟大的读书者。”尼克松的观点,就好比时下媒体大肆鼓吹“高考状元”一样,有过分夸大的嫌疑,倘若尼克松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个没有读过书的“领导者”——成吉思汗,他肯定不会再去断言领导者必定就爱读书了。

“清寒把持不当,就会变成寒酸;小康处置不妥,则会陷入侩气。”只热爱读书,就会失去赚钱的机会,眼里只有钱,又太过于流俗,如此,正确处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的关系是尤为重要的。

油画《少女》中的女子,一手插在裤兜里,身体有些向后倾斜,给人一种要倒下的感觉,另一只手捧着一本书,又恰好保持了整体的平衡。或许,只有书才能让人保持精神和物质的平衡吧。一言以蔽之,读书,别钻牛角尖儿,不走极端,不忽略精神,又兼顾物质,这才是读书的最佳态度。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活着,是一种责任(写的真好)

人生,是一种责任, 既然活着,就应担起生存的职责, 不是因为执着,而是因为值得。 人生的路, 深一

人活着,要重情

人活一辈子, 功名利禄不过是一时盛宴, 金钱财富不过是过眼云烟, 到最后,我们什么也留不住

问一问,自己的心!(经典)

我问心: 生活为何不快乐? 心告诉我, 想得太多,才会负累, 追逐太多,才会疲惫。 人世

好真实的一段话

好真实的一段话, 人饿了,别吃葱,烧心; 人穷了,别走亲,寒心.; 不疼你

人心隔肚皮,相处不容易

人心隔肚皮,相处不容易。 人心百尺深,看清不容易。 人心难揣摩,猜透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