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远去的农具之:巴笼

2015-12-18 雨露文章网

巴笼是篾匠用上好的竹子,剥去黄篾,仅留青篾,精编而成的一种盛东西的农具。巴笼外形正面的主体为边长为四五寸的正六边形,七八寸高,三四寸厚,顶部起一个下小上大圆台形的沿口。巴笼编得密实,可装苞谷、豆子、麦子、谷子等粮食种子,亦可装其它物品。沿口下端成一凹型,在凹型处系一布绳,可像书包一样背在肩上,亦可将绳子系于腰间,将巴笼置于右侧,右手便于取放东西。

小时候阳春时节,见过父亲在山坡上种苞谷、点黄豆的情景,腰里吊着一个巴笼,双手握着锄头把,左手前右手后,右手从巴笼里抓一把苞谷或黄豆锄把压在种子上,用锄头在地面挖一下,在扬起锄的瞬间,右手食指松开一条缝,种子漏出几粒,正好落入锄头挖开的土里,种子入土,正好土壤闭合盖住种子。这一过程是一两秒钟内一气呵成,速度极快、效率极高的坡地种子的动作,农民称之为“点梭子”。我右手握沙子,学了几次,逐渐也掌握了“点梭子”的技术,后来家里自留地种苞谷、点黄豆的活都是我的了。

那时,我家有棵脸盆粗的大樱桃树,樱桃果大、味甜、色鲜,品质好。樱桃成熟的季节上门求购的人较多,父亲腰里系着巴笼,爬上树,左手牵过树技,右手摘着樱桃,摘一把顺手从巴笼口放进去,一会边儿功夫就摘满一巴笼。樱桃放在扒篓里,周边无挤压,倒入盆子,型状、颜色完整无损,品相极好。我放学回家也背着巴笼上树摘樱桃,手脚没有父亲快,还一边摘边吃,父亲摘两巴笼我还摘不满一巴笼。

前些年,家里有几十棵山茱萸树,结的果子采摘下来,挤掉内核晾干,系一味中药,也把它叫枣皮,一斤干货卖九十多元,星期天回家去帮着采摘。家里那个巴笼还在,我把它系在腰间,上树采摘山茱萸果子,非常顺手,一天下来比别人要多采十几斤,这全是因为用了那个巴笼。

巴笼还可作钓鱼时装鱼的篓子。巴笼挂在胸前,鱼竿钓起鱼拉到前面,从鱼钩上取下鱼,非常方便装入胸前巴笼,鱼入巴笼,它难以蹦跳出来,还可漓尽鱼身上带的水。也可以将巴笼浸泡于水中,鱼在篓里游来游去,始终是鲜活的。

现在能编巴笼的篾匠很少了,手艺无人学习和传承,加上坡地退耕还林,用巴笼的地方不多了,街上竹器店里没有巴笼的影子。不过我在街上卖五金百杂店里发现有形状和过去竹编巴笼一样的再生塑料造的巴笼,虽说样子像扒篓,可它的功能大为减少,是无法与过去的竹编巴笼相比的!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活着,是一种责任(写的真好)

人生,是一种责任, 既然活着,就应担起生存的职责, 不是因为执着,而是因为值得。 人生的路, 深一

人活着,要重情

人活一辈子, 功名利禄不过是一时盛宴, 金钱财富不过是过眼云烟, 到最后,我们什么也留不住

问一问,自己的心!(经典)

我问心: 生活为何不快乐? 心告诉我, 想得太多,才会负累, 追逐太多,才会疲惫。 人世

好真实的一段话

好真实的一段话, 人饿了,别吃葱,烧心; 人穷了,别走亲,寒心.; 不疼你

人心隔肚皮,相处不容易

人心隔肚皮,相处不容易。 人心百尺深,看清不容易。 人心难揣摩,猜透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