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慢慢变老这件事儿

2014-08-12 雨露文章网

    女人怕老,无人不晓,更有甚者以“老了还不如死了”纵声放悲歌。美人迟暮,画面感本身就有悲剧色彩。

    男人怕老,无人承认,金戈铁马的男人死都不怕,老又何妨。死是壮怀激烈血流满地的快意恩仇般的悲壮;而变老就像慢刀子割肉般血流而死的不得以的挣扎。

    男人问女人怕不怕老,女人多半不答,怕都怕死掉了;女人问男人怕不怕老,男人也多半不答,雄风是不问归路的。

    可偏有幽默而睿智的男人,写出了抚慰众女性的文字。在林语堂优雅的笔触中,人生由小变老的必然规律原本不可怕更不恐怖:“我爱春天,但它太嫩了。我爱夏天,但它太傲了。所以我最爱秋天,它金黄的艳色道出了晚年的成熟和温蔼的智慧。它知道生命的期限,心满意足。一阵清早的山风吹过来,落叶随风飞舞,你不知道落叶之歌是笑歌还是挽歌。”

    有思考能力的人靠思考生活,没有思考能力的人靠本能生活,但本能使人坚强,思考却使人软弱。所以携手千年的艺术和宗教共同滋养了人类的心灵。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该是宗教的境界和禅的心灵状态。

    山川景物,烟云变灭,不可临摹;人生万象,世间秩序,不可虚幻。“心匠自得为高”(米芾),活泼泼的心灵飞跃和凝神寂照的体验,赖以天机的培植和精神的涵养。

    然而人生之玄妙也在于:我们无法窥视任何人精神世界里隐秘的角落。就像一个人趣味的高低,有时都难以辩清一样。但万事万物总有路径可以寻了端倪,总有孔隙,可以窥测到被小心掩盖起来的、不愿让人看见的粗鄙的地方,比如从一个人所感兴趣的异性身上,我们总能发现许多无需言传的深层信息,甚至精神内核。

    就像有人评价:你有一个坚硬的外壳;你有一颗固执的心;你有一张尖厉的嘴巴……如此被状描的大抵是最具象的实景,而绘画的精萃或抑说中国画的精髓应该是方士庶在《天庸庵随笔》里说的:“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真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浑存精,曲尽蹈虚辑影之妙。”

    色即空,空即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最深的心灵反映,可以一往情深、缠绵悱恻;也可以羚羊挂角,超旷空灵。就像哀号、悲诉、长啸……其实长歌当哭之时的状貌,不仅仅当时当下的情景的作为,哭的形式和状态本身就很能折射一个人内心的坚硬程度。谁能否认有泪尽情地流,有时也是一种幸福。

    看过了、美过了;爱过了、哭过了;实现了、虚无了;满足了、遗憾了;遭逢了、错肩了……人生的悲喜剧总能走过雨走过风,总要走过春夏才能步入秋冬。山跪久了,会显现襟报的不同之态,水卧久了,会蜿蜒前行的不同路线。四季的景色本没有区别,重要的是看景人的心境,作画人的手笔。

    美是不能收纳的,但可以分享,就像老是不能躲掉的,但可以简笔。由此变老也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看得懂简笔又肯分享的人,陪你伴你一起慢慢变老。那时老亦何妨,风沙掠过的沟回里都是蓄满阳光的果实。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别难过了

不要愁眉苦脸了, 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忙, 人生还有很多关要闯, 与其在这浪费时间, 不如找点

送给看了此文,感同身受的人

有时候, 莫名其妙的烦躁, 很想躲在没有人的角落, 一个人大吼大叫。 有时候,

不知不觉中,我们老了....

时间在走,年龄在变, 从童年到少年,是快乐, 从少年到青年,是热情, 从青年到中年,是无奈。 人生

我们只是普通人...(写进心窝)

我们只是普通人, 没有雄厚的资产, 没有显赫的家世, 只有一双勤劳的手, 和一颗坚强的

5.20,给自己的情书

亲爱的自己,从今天起,让自己平平淡淡的活着,学着爱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做个最真实最快乐最阳光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