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代“西门庆”因何而死

2010-03-24 雨露文章网

引:借着手电筒的光亮,杜凤华朝蹲在地上的苏红迎了上去。然而,当他弯下腰的时候,迎来的不是情妇温柔的缠指柔,而是张开着的十指撒来的石灰。眼睛受伤的杜凤华发出了痛苦的惨叫,这时,守候在周围的七八个男人围了上去,高高挥起了手中的锄把、木棒……

当代“西门庆”因何而死

明贾仲名曾言:“饱暖生淫欲”,是说生活安逸,易起淫念,例如大家熟知的《金瓶梅》中一号男主角儿西门庆。然而,似乎是为了向古人言论挑战,在云南省镇雄县坪桥村——这个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山村里,出现了一个当代“西门庆”——杜凤华。

坪桥村是镇雄县一个边远山村,处于云贵两省交界之地,自然条件恶劣,村民依靠耕作山坡上贫瘠的土地,只能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因此,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久而久之,这个村里,只剩下了老人、孩子,以及一些妇女,成了阴盛阳衰的“寡妇村”。没有丈夫,她们需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生活的压力,心灵的空虚,身体的渴望,最终,耐不住寂寞的十多名妇女投入了一个叫杜凤华的男人的怀抱。

杜凤华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动辄对妻子大打出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泼皮无赖。但是,因着身高马大,少数几个不甘受辱的男人去讨公道,反被他打了回去。

矛盾逐渐积累,像一座随时爆发的火山。最终,他的情妇之一——苏红——因着丈夫一族强大的压力,接受了丈夫的计划,于是,出现了本文导读所述的一幕。

杜凤华为恶乡里,其死可以说是罪有应得。然而,他的妻儿老小却是无辜,随着他的死去,他的家庭也将不复存在。本案中的四名“英雄”,他们出于私心也好,出于公义也罢,杀死恶人,为民除害,情有可原,然而罪无可恕。恶意剥夺他人生命,等待他们的,也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一起命案,毁掉五个家庭。然而,这起悲剧,本来可以避免。

当代“西门庆”之死,究其原因,在于落后。

因为落后,村子中的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从而,给了杜凤华可趁之机;

因为落后,部分受辱妇女羞于启齿,或者破罐子破摔,助长了施恶者的气焰;

因为落后,他们不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最终他们选择了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类似悲剧远非一起。

某老太只有独子。其独子不幸染上毒瘾,无恶不作,为害乡里,而且在索要毒资未果对自己都大打出手。又一次遭到儿子毒打之后,老太太萌生了杀子除害的想法。最后,老太太与人合谋,将儿子杀死家中。

某村支书滥用职权,欺男霸女,为祸一方。村民甲之妻长期受其侮辱,最后,出于人的本能,失去理性的甲指使其妻将村支书骗至家中,将其灌醉之后,用榔头猛击支书头部,最后,怒火未消的甲将支书尸体肢解抛散。

几乎是同一个模式:肆无忌惮的施恶者,懦弱无知的村民,为民除害的英雄,最终,是情感与法律的冲突。

每每看到这种事情,我们总是百感交集。对触犯法律者的同情,对死者的憎恨,对现实的无奈,甚至有对“不近人情”的法律的愤怒……

冷静下来,我们必须理性面对。死者固然有罪,但罪不致死。退一步讲,即使他犯了死罪,他人也无权剥夺他的生命。毕竟,现在不同于古代社会。“为民除害”的英雄模式已经过去,当今,是一个法制社会。

痛定思痛,我们应该看到问题背后的问题——我们做得还不够好,至少,从法律的普及工作来看。

“普法”我们已经提出多年,颇见成效,然而,也有不足,面对问题,我们仍需努力!情、法冲突,这个案子不是第一起,但是,我们希望,是最后一起。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别难过了

不要愁眉苦脸了, 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忙, 人生还有很多关要闯, 与其在这浪费时间, 不如找点

送给看了此文,感同身受的人

有时候, 莫名其妙的烦躁, 很想躲在没有人的角落, 一个人大吼大叫。 有时候,

不知不觉中,我们老了....

时间在走,年龄在变, 从童年到少年,是快乐, 从少年到青年,是热情, 从青年到中年,是无奈。 人生

我们只是普通人...(写进心窝)

我们只是普通人, 没有雄厚的资产, 没有显赫的家世, 只有一双勤劳的手, 和一颗坚强的

5.20,给自己的情书

亲爱的自己,从今天起,让自己平平淡淡的活着,学着爱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做个最真实最快乐最阳光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