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谁生如夏花 谁帮你洗尽铅华

2012-07-23 雨露文章网

生如夏花之绚烂。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描述这个女子。但我觉得把这句话送给她,只有不及而无过之。如夏花般让生命怒放的人,在我眼里,唯有这个女子才有资格,她的名字叫幼仪。

幼仪,才十五六岁的她,因为一些遗留的陋习,嫁给徐志摩为妻,而不得不终止了学业。成为徐妇的幼仪,面对徐志摩的冷淡、嫌弃,她都一直恪守妇道,默默忍受,不怒不悲。有时,她只是静静地看着徐的背影,悄悄落泪。

“我知道我是多余的,我多想我可以像那抽水马桶里的水,一拉就立即消失在你面前。”这是幼仪曾经在无法隐忍时对徐说过的一句话。如今再次读起,心,却还是那么的痛,为幼仪而痛。

善良的女人,你又何错之有,为什么要把所有的错都归咎到自已身上?究竟是徐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还是你的善良把自己推到了这般境地?你明明知道徐在外面有女人(那个人就是林徽因)可你却没有想过要去埋怨,只是在万般煎熬下,你想让自己的心得到一个明白。于是,向他的学友去打听。甚至,你还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般,向他表明,说你只是想知道,绝不会向徐提及。

当徐说,他因为和她的这段婚姻,让他失去了所有的自由,说他和她的婚姻只是一个傀儡。她,只是在一边静静地流泪。她忍受着徐地大声指责、抱怨,忍受着徐一次次地说不爱她;同时,她却还要忍受徐与她同枕而眠,接受徐生理上的需求。这一切的一切,对幼仪来说,是何等的残酷。心,受到的又是怎么样的屈辱与悲恸。如同把她放在火里烤着、煎着一般。

当她告之徐她怀了身孕时,徐却反而进一步残忍地向她提出离婚。就算是动物,想必也会顾念自己的孩子吧!不是吗?而她,得到的却是徐冷硬的话语:“这孩子不能留,必须要拿掉……”她的心,有谁能知道?有多少的惶恐,多少悲怆?但在徐的面前,她只是问了句:“为什么?这是你的骨肉啊……”徐毫不留情地说,我们没有感情,离婚是一定要离的,必须离。

徐告诉幼仪说:他们的婚姻是多余的,所以这个孩子也是多余的。继而又说,这个孩子是一个昏昧的种子,一个婚姻枷锁里的死囚。他还说,说她只是在苟且地活。甚至他还把什么叫苟且的活,跟她解释了一通。这样的一个男人,不管他的诗词怎么的出色,他都不配称为一个合格的人。只能说是一个虚伪,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如此的打击,对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会濒临崩溃的边缘。而她,做为一个传统的女人——幼仪,却没有。幼仪,一个让平常人无法想像的女子!我不知道,她的身上蕴藏了多大的能量,帮她承载和支撑那般深重而痛苦的感情,让她一再地坚持再坚持。

那年,幼仪在德国刚产下第二子没多久,徐的离婚书再一次到来。在她决定签离婚协议时,她的小儿依旧在医院里。最值得庆幸的是,正是这份离婚协议书,让幼仪找回了自己。让她知道了,张幼仪这三个字,原来还可以完整地代表自己。受了那么多的羞辱,她的心早就碎了,但在那一刻,她的骄傲终于回来了!她,再也不用活在徐给的阴影下了,她终于可以骄傲地转身……

看着,看着,我的心很疼,很疼。如果可以,真想穿越到那个年代,陪在她的身边,告诉她,远离徐志摩,远离这段痛苦的婚姻,因为他不值得你这般的爱护,不值得你这般的委屈自己,他不配!

最后,她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在德国站稳了脚,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也找到了属于她自己的,真正的幸福……她,就是那朵怒放的夏花,绚丽多彩的夏花!

本文由《雨露文章网》www.vipyl.com 负责整理首发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别难过了

不要愁眉苦脸了, 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忙, 人生还有很多关要闯, 与其在这浪费时间, 不如找点

送给看了此文,感同身受的人

有时候, 莫名其妙的烦躁, 很想躲在没有人的角落, 一个人大吼大叫。 有时候,

不知不觉中,我们老了....

时间在走,年龄在变, 从童年到少年,是快乐, 从少年到青年,是热情, 从青年到中年,是无奈。 人生

我们只是普通人...(写进心窝)

我们只是普通人, 没有雄厚的资产, 没有显赫的家世, 只有一双勤劳的手, 和一颗坚强的

5.20,给自己的情书

亲爱的自己,从今天起,让自己平平淡淡的活着,学着爱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做个最真实最快乐最阳光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