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舍”与“得”,你的定力够吗?

2011-04-25 雨露文章网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个人都会面临许多的选择,在选择中总会权衡利弊,通过得与失的对比,最终做出抉择。除非是身不由己,唯有服从的份,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舍得之间的选择中,人们考虑最多的莫过于“得”,即掂量这样做到底能为自己带来多少实际的好处,否则不做。当然这样考虑本无可厚非,但人往往会忽略掉舍得的真正含义: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没想到步入中年后的我,在事业上却面临着一次抉择。在舍得之间,我毅然选择了舍,我不知道选择了“舍”会让我“得”到什么,这些我也不愿考虑,但我却明白做这样的选择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其实现实生活中,在形形色色的人海中,人们匆忙的脚步不外乎是为名、为利忙碌着,只不过有些人因为看透了名利乃身外之物,认定是自己的则来,不是自己的则去,一切顺其自然,决不强求。但我们同样也看到了一些人把本不该是自己的东西,硬是通过巧取豪夺方式争取到手,其结果,却落得个怎么吃进来,就怎么吐出去,甚至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有些时候我们自己的命运不能由自己主宰,总受一些因素的干扰,使自己的信念无法坚持,这是很可悲的,当然,也是自己定力不够所致。而有些时候,有的人自以为自己定力很强,以为只要信念坚定了,一切就会OK,其实不然。因为,在人的前行路上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甚至有太多的诱惑,www.vipyl.com这不仅会让人心动,还会让人失去判断力,最终放弃自己的信念,失去自我。这让我想起了前年到金山寺时了解到苏轼的“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的故事来。苏东坡在江北瓜州(扬州)任职时,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住持佛印禅师是至交,两人经常谈禅论道。一日,东坡居士自觉修持有得,即撰诗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又名八法,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诗成之后深觉得意,特遣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品赏。禅师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即叫书童带回。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对自己的禅境大表赞赏,急忙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两个字:“放屁。”这下东坡居士真是又惊又怒,即刻乘船过江找佛印理论。船至金山寺,禅师早已在江边等候,苏东坡一见佛印立即怒气冲冲的说:“佛印!我们是知交道友,你即使不认同我的修行、我的诗,也不能骂人啊!”。禅师若无其事的问:“我骂你什么?”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禅师呵呵大笑说:“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苏东坡听后恍然而悟,惭愧不已。

这则公案让我们看到在得、失、谤、扬、赞、嘲、忧、喜,八种世俗常情的力量中,能够真正做到八风吹不动的人,实在太少了,虔诚的佛门弟子苏东坡尚且如此,何况今人乎?但是苏东坡没有做到是因为他的自大所致,今人若能从故事中受到启发,不过分地张扬自己、不自我陶醉、不内心膨胀,加强自我修行,便能活出自我了。

当前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分类

原来这就叫“圈子定律”

眼睛纯净,才能看见美丽的风景; 心灵干净,才能拥有纯粹的感情。 “圈子定律”来源于社会学里很著

人生的两个机会(深度好文)

美国加州有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2003年的冬季大征兵中他依法被征,即将到最艰苦也是最危险的海军

无法重来的一生 (写得真好)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这中间的过程就随心

一个人真正的资本(深度好文)

一个人真正的资本,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钱,而是人品。 人品是生活的通行证,在冷峻又善变的时代,人

人到中年,不要自作多情(深度好文)

不知不觉,已经年过四十,到了中年。还没来得及一场高空遨游,毛羽就已经被风雨和荆棘打落得七零八碎